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各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各市动态

推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滁州市政协关注社会组织培育发展

日期:2019-06-06 浏览:

“今年正月十五我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举办了失独家庭包饺子活动,这户上访户也参加了,他们非常感动,吃饭的时候说,以往这个时候,已经都在上访的路上了,今年我们居然在家里吃饺子,心里非常温暖。 ”日前,滁州市政协社会组织调研座谈会上,全椒正德社会服务中心社工感慨地说 “社会组织可以说是一剂良药,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开展各种活动和心理关怀,慢慢地消融一些失独家庭的悲伤情绪,我深切地感受到社会组织对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各类社会组织充分利用在本领域本行业的优势,在诸多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弥补了公共服务的不足。比如2016年启动‘扶贫攻坚阳光行动’,三年来全市共有200余家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攻坚,累计开展扶贫项目350多个,投入资金2000多万余元,受益对象超40000多人,社会组织已经成为脱贫攻坚领域的一支重要的帮扶力量”,滁州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局董如宝局长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增长。截至目前,滁州市已登记社会组织1602家,其中社会团体777家,民办非企业单位822家,基金会3家。涵盖行业协会、商会、学会、文体社团等种类,涉及教育、人社、卫生、社会服务等社会事业领域。社会组织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时,在完善自身建设、优化结构、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又有哪些瓶颈? 5月中上旬,滁州市政协调研组带着问题走进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社区组织联合会,及部分县市区社会组织,现场与工作人员交谈,详细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并分别召开座谈,围绕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问题与困境,推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展开交流。

“对于社会组织,在认识上呈现“两头高,中间低”态势,即党委政府认识高,社会组织积极性高,但是部分业务主管部门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对应承担的行业监管指导职责存在 “脱钩不想管”现象”,“资金来源单纯,缺乏成熟项目,又无品牌号召力,更无稳定的基金支持,经费紧张、筹资艰难成为公益性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制约瓶颈。 ”

“监管力量薄弱,无监管执法队伍,管理也仅仅依靠年检和每年少量的抽查进行,长期由行政审批代替行政执法,不能实现有效的监督管理。 ”

调研座谈会上,社会组织代表和相关部门你一言我一语热烈地互动交流。与会人员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方面越来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但是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也对科学监管、健康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此,调研组建议:进一步统一发展社会组织思想认识,把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强化宣传,传播普及公益理念,培育公众平等、互助、博爱、共享的社会公益意识,增强公益性社会组织的社会认知程度,在形成共识上聚合力;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的政策,扩大购买服务范围和规模,建立政府购买目录动态管理机制和竞争择优机制。设立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专项资金,对优秀社会组织给予奖励,推动其做大做强,在优化发展环境强扶持;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加强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引领作用,促进社会组织自律管理和服务提升,在提质赋能上激活力;加强管理服务队伍建设,建立信用信息动态情况记录、社会评价、诚信管理制度,并将评估与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相结合,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和退出机制。逐步建立社会组织的信息披露制度,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管和舆论监督机制,在规范管理上强监管。(张炳红) 

                                                                        来源:江淮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