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蚌埠市民政局发布《关于公布第四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的公告》。根据群众举报,经查,固镇县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协会(简称“固镇驾协”)未经民政部门登记擅自开展活动,涉嫌为非法社会组织,目前已被固镇县民政局依法取缔,现予以公布,提醒公众谨防上当受骗。
今年以来,蚌埠市民政局积极推进社会组织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多措并举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加强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建设。坚持党建引领,把社会组织审批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同步推进,在社会组织成立、变更和换届登记时,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明确党在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法定地位和作用,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确保正确发展方向。目前已有321家“存量”社会组织完成“党建入章”工作。
强化社会组织负责人政治自觉。将社会组织风险防控的意识关口前移,制定《社会组织诚信自律承诺书》,在社会组织参加年检的同时签订承诺书,引导社会组织始终坚持正确导向,加强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做好社会组织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加大社会组织事中事后监管。综合运用社会组织年检、评估、抽查、信用管理、行政处罚等监管手段,规范内部管理,严把执行社会组织重大活动备案制度,依法监督社会组织负责人、资金、活动、信息公开、章程履行等情况,指导其依法依规开展活动。定期公布社会组织异常名单,符合取缔条件的,依法取缔。2019年撤消登记10家长期以来不开展活动、不进行年检、不正常换届的社会组织并列入异常名录。
开展涉企收费清理整治活动。建立乱收费投诉举报渠道和查处机制,部署规范管理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工作,整改违规收费行为,优化营商环境。全市共有4家行业协会、4家商会调整降低会费标准,可减轻企业负担3.4万元。
蚌埠市以培育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为突破,以党建为引领,以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基地,以公益创投项目为支撑,通过抓培育发展、抓规范管理、抓社会组织党建,实现培育有特色、监管有力度、作用发挥好的目标,打造了一批诸如“大爱暖冬行” 、“让希望飞扬”、“临终关怀”、“蓝色救生圈”、“一张纸献爱心”等具有蚌埠特色的品牌公益项目,蚌埠市稳恒者公益协会、蚌埠蓝天救援队被评为“蚌埠十大新闻人物”,蚌埠市四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百强社工机构”,蚌埠阜亳商会被评为“全国四好商会”,蚌埠市善星公益协会党支部被市委组织部表彰为“双比双争”先进党组织,蚌埠市益点阳光公益协会会长李兵被评为“全国百名最美志愿者”,一批优秀的社会组织引领全市社会组织在参与文明城市创建、脱贫攻坚、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按照“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总体要求,积极推动社会组织诚信自律建设,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造 “诚信+社会组织”信用体系,逐渐形成“一套标准、一个办法、一个平台、一个机制”的“四个一”社会组织信用监管“蚌埠模式”。在全省率先发布首个市级《社会组织信用评价基础指标》,明确了价值观、治理能力、财务健康度和社会责任等4大类基础指标和42小类专项指标,为政府监管、第三方机构信用评价和社会组织自身标准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出台《蚌埠市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将诚信建设内容纳入社会组织章程;与300余家社会组织签订诚信自律公约和信用承诺书,引导社会组织加大诚信自律和信息公开力度,鼓励行业协会商会探索建立社会评价、失信惩戒和“黑名单”等行业信用管理制度,依法维护行业间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在信用中国(安徽蚌埠)网站开设社会组织信用信息查询专栏,公开披露500多家社会组织年检资质、行政处罚等9大类基本信息,并特别设立了红名单和黑名单,对守信和失信社会组织进行标注,实现多部门数据共享;同时,民政、发改、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联合签署《蚌埠市对社会组织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在等级评估、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进行限制;对2家法人被法院宣布为失信人、1家法人涉嫌犯罪的行业协会进行约谈,依法变更其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资格,营造了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良好社会组织发展氛围。
作为社会组织的主管部门,市民政局将不断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不断深化社会组织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诚信+社会组织”监管体系,持续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活动,全方位加强社会组织事中事后监督,同时,逐步提高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份额和比例,推进县(区)、街道(乡镇)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推动蚌埠市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蚌埠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刘雪洁说。(蚌埠市民政局朱永鑫 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