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铜陵市第六届社会组织为公益创投项目绩效考评圆满结束。除1项目因受新冠疫情和洪涝灾害影响申请延期结项外,其余26个项目均获评“良好”等次以上,其中“优秀”等次占比80.8%。本届微公益创投项目主要用于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项目总金额80万元,总体实施成效凸显,亮点纷呈。
亮点一:有温度。围绕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年的总体部署,社会组织聚焦脱贫攻坚,以满足贫困村和困难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为着力点,策划实施创投方案,多数项目得到了贫困村和困难群众的充分肯定。市雷锋车队志愿者协会实施“一米阳光”暖心行动,先后开展走访慰问、爱心助学、护牙行动、来铜参访、集体生日会、慰问演出等系列活动,直接受益群众400余人次,特别是16名重点关爱对象极大提升了获得感和幸福感。市春雨社工服务中心温情实施“女人花”困境妈妈心理援助项目,为20位困境妈妈涤荡心头的阴霾,更加积极自信地面对逆境生活;市阳光少年公益协会主动为贫困留守儿童推进建立后续“1+1”结对关爱的长效机制。
亮点二:有担当。各项目单位强化责任意识,对帮扶村和困难群众的服务需求均照单全收,多数超额完成各项任务,实现“小项目大作为”的目标。受今年特大疫情、汛情影响,铜陵晖仁康复医院对横裕村、源潭村和红巾村等三个贫困村104名困难群众实施灾后血常规、彩超等健康体检,出具体检报告,建立健康档案,并协同村医共同为困难群众做好体检报告释疑和病情分析,除项目外公益支出2.85万元;市农学会承接9个村的农业种植养殖技术指导服务,集中培训12期、实地指导、网络咨询等多种方式培训指导农民1000余人次,有效促进了贫困村疫情、汛情后的复工复产。
亮点三:有活力。结合年度组团帮扶行动,社会组织项目实施内容创新、形式多样,通过广泛交流合作,实现1+1>2的服务效能倍增效应。市与我同行爱心协会实施“点亮小桔灯”关爱贫困留守儿童项目,主动为贫困留守儿童链接社会资源,拓展服务内容,有效撬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铜官区作家协会创新思路,结合社会组织脱贫攻坚实际,征编《脱贫攻坚故事会》,助力挖掘典型案例,提升项目亮点,激发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铜官区文艺创作与表演协会通过在山河村文化2场义演,9场文艺骨干专项培训,指导当地组建了“广场舞文艺小分队”,促使精神文明在基层生根开花。
亮点四:有品质。以第三方专业力量为支撑,实施项目跟踪督查,严格过程管理。期间,采用能力提升培训、实地参与、电话随访、远程督导、交流分享等多种方式,帮助社会组织规范内部治理,提升服务能力,实施质量明显提升。同时也涌现出“一米阳光”暖心行动、“脱贫攻坚”故事会、“慈善阳光扶贫行”、“健康下乡温情传递”、“文艺星火计划”“盆景种养植技能培训”等优秀服务案例,为下一步社会组织打造独特的服务品牌奠定良好的基础。
据了解,为支持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建设,铜陵市自2015年在全省率先实施社会组织微公益项目创投活动,累计实施项目283个、项目资金863 万元,其中市本级178个、项目资金562万元。微公益项目创投机制的建立,为构建政社互动合作平台和对接机制,优化社会服务格局,提高公益事业参与度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