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民政局印发文件,动员部署全市社会组织开展“邻里守望”关爱行动。
“邻里守望”关爱行动是民政部推动,引导城乡基层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专业调处类、治保维稳类等社会组织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为社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传党恩,更好服务困难群体,回应基层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社会组织开展“邻里守望”关爱行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围绕关爱特殊群体办实事。组织动员城乡基层社会组织特别是社区社会组织深入了解社区内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空巢老人、农村留守人员、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情况和需求,确定重点关爱帮扶对象,分类明确帮扶内容。为社区困难群体提供多种形式服务,实现精准关爱帮扶。
二是围绕回应群众关切办实事。立足社会组织特点,组织社会组织开展一批公益性、互助性、志愿性民生服务项目,切实把老百姓家门口的事办好,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社区生活的期待。
三是围绕推进平安建设办实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支持城乡基层社会组织参与调解社区物业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推动信访矛盾纠纷化解,把社区内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四是围绕实施乡村振兴办实事。落实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要求,引导农村公益性、互助性、服务性社会组织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重度残疾人等提供生活、就业帮扶。
市民政局要求市属各社会组织请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参与行动,同时要求各县(市)区、开发区民政部门积极动员辖区内社会组织特别是社区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将工作资源下沉,树立为基层群众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导向,深入开展“邻里守望”关爱行动。市民政局将把这项工作纳入2021年度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内容,年末进行总结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