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各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各市动态

滁州市民政局:强化社会组织党建 助力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1-09-09 浏览:

强化社会组织党建 助力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

局党组书记、局长 汪国玲


为助推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滁州市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及相关部门工作部署,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搭建党建平台,创新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推动社会组织“四个服务”作用有效发挥,走出了一条社会组织党建与执业活动相互促进、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之路。

一、基本情况

我市行业协会商会覆盖经济主要门类、基本涵盖各个层次。截至目前,全市共登记行业协会商会238家。其中市级登记60家,县(市、区)登记178家。全市行业协会商会纳入脱钩数87家已全部完成,工商联主管71家,其他单位作为业务主管46家,直接登记34家。已组建党组织的行业协会商会129家,组建率54%。“双招双引”取得突破。建立八大产业链“链长制”,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持续提升产业链水平。上半年,全市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275个,特别是今年以来新引进了光明食品、阳光新能源、人民控股光电显示材料、通威新能源等5个百亿级大项目,创历史新高。同时,出台招才引智“十大举措”,新引进高端人才项目11个、博士等高层次人才172人。行业协会商会作为我市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与行业规划设计、制定行业标准、强化行业自律、完善行业体系、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高位推进,以党建统领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市委出台《党委(党组)和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建立“三述两考”制度,连续4年组织行业系统党建述职,班子成员向党组(党委)述分管领域党建,并纳入部门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市委高规格调整配备非公工委领导班子,民政、工商联等4部门正职担任副书记;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门“三定”方案明确行业党建职责,让业务部门抓党建“法定化”。社会组织综合党委成立以来,我局始终把构建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作为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的重要保障。配合市委非公工委组建13个行业领域的综合党委,分片指导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制定《滁州市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指南》,进一步明确党组织隶属关系,推动社会组织各业务主管部门党委和各行业党委共同参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二是激发行业协会商会党建活力。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和业务的有机融合,在党组织研究党建工作时,社会组织负责人列席参加,在研究业务工作时,党组织积极参与。针对行业协会商会党支部参与重大决策话语权不够的问题,在建立党组织时,将党组织嵌入决策管理层,使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和政治把关更加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在开展年检、评估、抽查工作时,将党建工作纳入考核范围。开展社会组织培训时,邀请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和行业党委参与培训,着力解决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发展重视不足问题。

三是创新“党建+”,助推作用发挥。坚持以“党建+”理念谋划和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增强党建工作取得实效。发挥支部作用,对贯彻执行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换届选举,增选、罢免理事以上成员,评先评优,社会组织注销等重大事项上,党组织全程参与。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党员积极性,参与各类党建活动。

(二)加大规范引导,以服务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我市在行业协会商会发展出台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稳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直接登记,进一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畅通了联系渠道,建立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打造了一批适应长三角经济发展要求,运行管理规范、服务能力强、社会公信度高的行业协会商会;健全了以行业协会商会章程为核心,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分离的行业协会商会法人治理机制;对各行业协会商会实行动态调整,将信息公开和会员满意度、退出情况等评价纳入评估内容,组织开展等级评估,增强行业协会商会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对经认定工作表现突出的行业协会商会,选树示范典型。

二是全面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各类收费行为。连续多年开展治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专项行动。严控行业协会商会会费标准,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盈余较多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四年来,市、县两级行业协会商会主动累计减免会员企业会费近200多万元。今年,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开展了“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围绕专项行动中“五个一批”的主要任务,进一步降低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规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2家行业协会商会推出减免收费举措,通过减免收费减轻企业负担87.65万元;73家推出降低收费标准,通过降低收费标准减轻企业负担80余万元。

三是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提高行业协会商会参与度。近年来,我市加大各级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支持力度,注重人、财等要素保障,持续加大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投入,不断激发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活力。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优先列入市财政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保障范围,两年来先后投入150万元用于开展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基地创建,每年安排超过80万元的福彩公益金用于各级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按规定向行业协会商会购买行业管理等公共服务项目,对购买公共服务实施情况开展绩效评价,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重心向企业、行业、市场转变。创新参与社会治理。建立行业社会责任体系并发布相关报告,建立服务承诺制度,细化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把行业协会商会纳入社会治理组织的成员单位。积极引导我市行业协会商会参与制定有关涉企政策的办法,提高涉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宣传发动行业协会商会主动参与我市乡村振兴、文明创建,双拥共建、社会互助、慈善助学等公益活动,强化社会责任。

三、下一步打算

1.深度探索行业协会商会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总结现阶段取得的经验,结合行业特点,专业优势,找准切入点。谋划党建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制度同完善,知识同学习,成绩同考核方案。

2.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深挖培育典型。在全市行业协会商会中,筛选出党建引领效果好、社会组织发展好的社会组织,全力打造一批有看点、能示范的先进典型,通过标杆引领提升面上水平。

3.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健全关键领域组织,推动重点产业发展。搭建沟通合作桥梁,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提高管理参与度。

4.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助推长三角经济区一体化发展。面对长三角经济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如何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我市比邻新型工业区建设作贡献,是我市行业协会商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市将鼓励行业协会商会搭建各类交流平台,建立行业互联,在行业标准、规范规则、贸易争端等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助力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