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各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各市动态

屯溪区加大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促进发挥作用

日期:2021-11-22 浏览:

一、基本情况

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的深入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已成为增强社区治理和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为此,屯溪区认真学习贯彻民政部和省民政厅关于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相关政策性文件,将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工作纳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整体布局,扎实开展培育发展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社会组织441家,其中注册登记和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322家。

二、主要做法

1、强化服务管理,推动发展

一是摸清基本底数。指导社区通过召开社区居民代表、党员代表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摸清影响和制约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突出问题。二是分类梳理建档。以满足居民需求为起点,紧密结合社区的特点,将社区内居民急需的服务项目、可为民服务的人员、可利用的服务设施进行整理归类,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奠定基础。三是加强规范管理。对符合登记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加强登记指导和跟踪服务;对尚未达到登记条件、但开展活动且符合社区建设需要的,落实备案和工作指导。

2、积极搭建平台,服务发展

一是创建枢纽型社会组织。把它作为民政重点工作,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工作推进会,于2021年初利用3个月时间,在全区四个街道所属14个城市社区全面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并且结合组织开展 “公益微创投”活动,给予资金补助。二是创建社会组织服务站。采取独立建设、与社工站(特色工作室)合建的方式,在全区每个镇街分别建设1个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和活动场所,在2个镇、2个街道建立了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观察点。三是创建孵化培育基地。结合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孵化,正在阜上社区邻里中心建设150㎡的区级社会组织和党建指导双孵化基地,委托具备专业能力的枢纽型社会组织或社工服务机构运营,以孵化、培育、扶持公益慈善类和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为重点,通过政府资金支持、社会资源补充、专业团队管理,对入驻的社会组织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办公设施。指导社区社会组织发展。

三、加强政府扶持,助力发展

一是开展市区行业综合党委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根据市委非公和社会组织工委统一安排,由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市互联网党委与老街社区、前园社区结对共建。二是依托镇街群团组织力量。加强志愿者(义工)队伍招募与挖掘,积极鼓励和吸收素质高、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的党员、社工、社区达人、热心居民等加入社区社会组织。三是建立社会组织扶持专项资金。区、镇、街每年安排一定数额资金用于公益性社会组织开展公益创投项目,4个街道各选取1个社区开展了区级试点,通过“三社联动”,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组织开展社区服务项目洽谈会、公益创投大赛等社区公益服务供需对接活动,引导社区社会组织以项目化方式承接政府购买服务。

三、作用发挥情况

屯溪区的社区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区服务、做好群众工作等方面积极作为,初步满足了广大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了基层社会治理下沉的需要。比如,昱东街道水心亭社区8个社区社会组织,以社区工作者、热心居民为骨干,吸收众多社区居民参加,积极参与社区环境创建、矛盾纠纷化解、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助老帮困服务、义务巡逻等;昱中街道徽山路社区组建的社区老年协会、社区音乐舞蹈协会、社区志愿者协会、便民服务队、义务巡逻队等社区社会组织,常态化开展各类文化培训、健康讲座、文明创建、居民家用电器维修、社区治安巡逻、纠纷调解、防汛救灾等;昱西街道黎阳街社区成立的8个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于环境保护、关爱儿童和独居老人、文化艺术、矛盾纠纷化解、平安巡防、志愿服务等方面。阳湖镇柏山社区依托党群驿站,成立党建工作室、非公党建联盟、社会工作站、志愿服务站、物业纠纷诉前调解工作站等,将党建引领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积极构建社区居民多元参与社区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志愿服务体系,推动社区在疫情防控、应急防灾、创城创卫、联防巡防等各项工作开展。

四、问题和不足

对比社区建设先进区县,在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一是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以及管理服务工作整体还处在初级阶段,数量不多,结构不优,质量不高,作用发挥不明显,缺乏叫得响的品牌;二是自我服务、自娱自乐型社区社会组织占绝大多数,热心公益、服务他人的社区社会组织比较少。三是培育扶持力度还不够大,部分社区社会组织成立以后即举步维艰。四是人才储备不足,公益慈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专业人才更加缺乏,承接政府有关专业性服务项目时显得人员力量不足。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市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计划和本次会议要求,围绕培育发展、能力提升、作用发挥和规范管理四个方面,实施一批项目计划,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培育一批品牌社区社会组织,进一步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社区居民生活中发挥更好作用。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推动建立城乡社区党组织与社区社会组织定期联系制度。鼓励社区党员担任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把符合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骨干培养发展为党员。加强社区社会组织自身党的建设,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

二是明确发展重点。加快发展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和居民互助类社区社会组织,重点培育为特定困难群体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鼓励支持有条件社会组织吸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福彩公益金、建立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孵化基地等多种扶持举措,着力解决在活动资金、组织协调、活动场地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发展需求。

四是促进能力提升。通过加强社区社会组织人才培养、推动建立专业社会工作者与社区社会组织联系协作、强化社区社会组织项目开发、指导社区社会组织规范资金使用和活动开展等方式,加强社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

五是抓好分类管理。加强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等枢纽型组织建设,发挥其应有功能。对达不到登记条件的,由街镇按照不同规模、业务范围、成员构成和服务对象实施管理,对主要在单个社区活动的规模小、临时性、松散的组织,由社区党组织领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对其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