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市防疫工作部署,合肥市民政局积极引导全市社会组织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助力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广大社会组织积极行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行业引导、志愿服务、筹资捐物等形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助力。
合肥市物业管理协会
自3月21日合肥市出现首例疫情病例以来,合肥市物业管理协会引领全市近12万物业人员奋战在5000个住宅小区,3000个楼宇大厦、医院、学校等抗疫一线,化身“志愿红”和“大白”,守护着业主的“健康绿”:24小时坚守岗位,把好出入关;成立消毒消杀组织机构,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杀;配合做好区域核酸检测,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上门检测,开展“敲门行动”,逐户核实核酸检测情况。
安徽静安中西医结合医院
疫情发生以来,安徽静安中西医结合医院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工作部署,快速响应,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在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坚决信心,团结一致,科学防治,有序开展疫情的防控工作。
安徽静安中西医结合医院按照上级要求建立新冠疫苗接种点两处,截止2022年5月19日,共接种123866人次。自2022年2月至2022年5月,该院共计调配213人支援新冠核酸采样工作,并承担合肥市瑶海区龙岗开发区范围内所有教育机构师生的核酸釆样工作,目前已顺利完成51000余名师生的核酸采样工作。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会员单位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党员团员、干部职工闻令而动、积极报名,先后有17名志愿者共计300余人次奔赴火车站、高速路口、社区,投身到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不分昼夜查验旅客核酸检测报告、健康码、行程码,协助核酸采集、抗原检测,维护现场秩序。他们坚守小区卡口,做好查证、测温、验码、防疫知识宣传。他们入户进行核酸检测预登记,不漏一户进行摸排。与来自不同单位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医护人员戮力同心、并肩作战,守社区无恙,护居民安康,筑起了坚实的防疫“保护墙”。
会员单位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承担起合肥市建设方舱医院的重任,是合肥市方舱医院建设的主力军,承担滨湖会展中心10号馆的改建任务,建成拥有1040张标准病床的方舱病房;改建1880平米餐饮中心,新建722平米医护卫生通道以及配套的水电、暖通、污水处理、智能化等装饰安装工程。经过安徽三建人连续96个小时的日夜奋战,1040张病床整齐排列,三区分离、设施完善的合肥方舱医院滨湖会展中心10号馆主体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合肥市善水环境保护发展中心
面对突发的疫情,合肥市善水环境保护发展中心志愿者第一时间分别在蜀山区五里墩街道、新安中医院、青阳路幼儿园、琥珀街道、清溪路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和包河区常青街道等地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中成为守护人民群众安全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社区+社工+社区志愿者+社会资源”五社联动疫情防控模式。机构志愿者自3月份以来到5月20日开展了维护疫苗接种点现场秩序、指导居民信息填报、防疫接种答疑、摸排并统计住户疫苗接种情况、中高风险地区来人摸排、协助核酸检测、扫码、分发试管、核酸检测现场协调,核酸人员登记及记录数据,转运核酸试管、核酸产生的医疗垃圾转运、对行动不便者入户核酸检测等志愿服务,共计志愿服务49天,志愿服务社区居民及学生106911人次。
截止目前,合肥市善水环境保护发展中心累计在安徽省内疫情严重地区发放防疫物资:核酸自检试剂盒3500份、医用防护服2750套、医用防护鞋套1050双、一次性医用口罩20000只、耳挂式N95口罩14300只、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300双、一次性防护面罩300只、弥雾消杀机10台,共计价值人民币216250元整。
合肥市健康管理协会
自合肥市3月21日首例疫情发生以来,全市上下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成功实现“动态清零”。为巩固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合肥市健康管理协会党支部严格按照合肥市委市政府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部署要求,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核酸检测是疫情早发现、早处置的最有效手段和最普惠民生工程,为配合合肥市开展几轮全员及常态化、差异化核酸检测,合肥市健康管理协会积极组织会员单位党员与广大会员投入到核酸检测采样等志愿服务工作中。尽管有时天气晴朗,位于各个采样点的核酸检测现场,志愿者身穿厚厚的防护服被称为“大白”们闷热难耐,但仍耐心地引导师生或社区居民自觉排队测温、采集信息及核酸检测采样……每个采样点的工作都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合肥市护理学会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合肥市护理学会积极响应参上海等地区抗疫工作,合肥市内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护理人员也积极投入到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中,各会员单位在核酸采集、疫苗接种等各项抗疫工作中率先垂范,获得了政府、群众一致肯定。
★支援上海抗疫。2022年4月至今,合肥市合肥市护理学会会员单位共选派73人次前往上海进行核酸采集工作,3人赴上海47号隔离点和隔离酒店进行新冠肺炎救治工作。
★核酸采集工作。各会员单位成立核酸采样库达5000人以上,进行规范培训后,承担社会层面“愿检尽检、应检尽检”人员人员核酸采样工作。自2022年4月21日开始,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等会员单位承担了包河区、蜀山区、庐阳区、瑶海区等全市全员核酸采样工作,大部分护理人员利用自己休息时间,甚至下夜班放弃休息投入采样工作,圆满完成采样任务,得到各区卫健委及居民的一致赞扬。
2022年3月至今,会员单位共派遣共计2000余人承担合肥站、合肥南站、各高速口的核酸抗原检测和疫情防控工作。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派出11个批次支援各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近600余名工作人员参与各区核酸检测,守护合肥勇担当。她们从黑夜到黑夜,共完成核酸采集60余万份,为合肥市人民筑起了一道厚厚的防护墙。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组织、培训共计12批次1029人次医护人员(护士608人次,医生401人次)参与合肥市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和长丰县、瑶海区、高新区紧急核酸检测工作。
清明节期间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10名护士前往包河区各高速道口,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春夜乍寒,他们连续8个小时坚守在道口外,即使穿着羽绒服和棉鞋,手脚依然冻得发麻,但他们没有退缩,完美的完成了任务。合肥市口腔医院护理人员参加合肥市各级各类应急核酸采样工作86人次。
学会会员单位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湖院区,一直承担全市及境外输入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和隔离工作,且做到快速清零、护理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合肥市黄码医院设置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本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合肥市妇幼保健院等会员单位,承担封控区、管控区、集中或居家隔离以及健康码为黄码、红码、疫情敏感地区人员等涉疫风险人员的救治工作,护理人员均深入一线,医疗护理资源共享,切实保证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合肥市房地产业协会
3月以来,全国多地爆发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防控工作更是达到了关键阶段。危难中显担当,风雨中见真情。在合肥市房地产业协会的号召下,会员单位迅速行动,挺身而出,投入到抗疫第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坚实力量。
会员单位合肥城改,冲锋“疫”线,国企有为。3月18日,合肥城改集团党委迅速组建疫情防控党员志愿服务队,助力筑牢疫情防控“防火墙”。
会员单位皖赣旭辉,志愿战“疫” 核验“双码”。皖赣旭辉党支部在合肥市雁栖社区党委的号召下,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属地疫情防控工作。
会员单位斌锋集团,助力安徽各地疫情防控。面对国内本土疫情多点散发,安徽多地先后也出现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合肥市房协副会长企业、安徽斌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密切关注省内各地疫情态势,在做好企业自我防护工作的同时,多措并举,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与担当,向淮南市凤台县、寿县以及合肥市肥东县等地伸出援助之手,根据属地的防疫抗疫需要,共捐赠了总价值约50万元的防疫物资和生活用品,为一线防疫抗疫人员送去温暖。
合肥市泉州商会
4月29日上午,合肥泉州商会抗疫物资捐赠仪式在蜀山经济开发区跨境电商大厦举办。本次捐赠的抗疫物资包括防护服、N95口罩、医用手套、酒精、洗手凝胶、牛奶等,各300份,总价值近5万元,将经统筹分配后送往抗疫一线。
合肥市宿松商会
商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安徽省龙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向上海捐赠10万元物资,商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安徽红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向上海捐赠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用品20万元,商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安徽金海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向上海捐赠7.5吨蔬菜。
合肥市工业设计协会
为助力合肥疫情防控,合肥市工业设计协会秘书长单位中工经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向蜀山经济开发区捐赠价值4万元的一次性防护服、医用无菌型N95口罩、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样本保存液等防疫物资;同时向民革党支部和省巾帼女企商会捐款用于抗击疫情(向民革党支部捐款2000元;向省巾帼女企商会捐款5000元),希望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助力合肥市、蜀山区科学防疫,共克时艰。
合肥市电子商务协会
合肥市电子商务协会及时发出《致市电商行业企业的倡议书》并在协会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发送合肥市疫情防控最新通告、政府纾困惠企政策等相关信息,响应号召捐资捐物折算金额为4.6万元。协会党支部书记、行业团工委书记分别带队,及时将会员单位的“爱心”传递到蜀山区三里庵街道杏林社居委、琥珀街道安农社区、笔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稻香村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及庐阳区亳州路街道畅园社区,为一线抗疫工作者送去了合肥电商企业的温暖。
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来之不易,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不能放松。下一步,合肥市民政局将继续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在严格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科学有序参与防控,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应有力量。(洪奇、柴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