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活用“信”办法赋能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5-01-22 浏览: 次
近年来,铜陵市探索将“信用+”理念引入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中来,不断完善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切实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夯实政策基础,健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出台《铜陵市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办法》,明确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的种类、采集渠道、归集程序、日常管理模式以及信用信息的激励奖惩措施;印发《铜陵市社会组织信用承诺制度》(试行),增强社会组织自律和守信意识,为营造良好的诚信工作环境和社会信用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夯实数据基础,构建社会组织“信用户籍”。全面建立市、县两级1309家社会组织法人信息库并定时安排专人定期巡网进行社会组织数据质量检查。结合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铜陵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全面公示社会组织信用信息.2024年全市列入活动异常名录社会组织17家,近三年全市累计列入活动异常名录社会组织41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11家。聚焦登管协同 抓实全程监管
推行登记前信用审查。登记管理机关在办理成立登记前严格审查拟任社会组织负责人的信用状况,引导社会组织建立健全负责人人选公示、履职、监督、退出机制,印发《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人选审核办法(试行)》,强调要加强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人选的政治审核,从源头保证社会组织质量。签署社会组织信用承诺书。组织新成立社会组织签署社会组织信用承诺书及行业自律信用承诺书。要求各社会组织承诺依法规范会员管理、从业人员管理、服务事项管理和收费行为管理,信用承诺书在信用铜陵平台进行发布,签订率达100%。建立综合监管机制。注重综合施策,用好专项抽查审计、涉企收费专项治理、等级评估等日常监管举措,2024年度“双随机、一公开”财务抽查审计社会组织23家并对其中10家社会组织开展实地调研检查工作,新出台《铜陵市社会组织重大事项报告管理办法》,有效推动社会组织重大事项报告的规范化。聚焦结果应用,优化营商环境
优化奖惩机制。对于列入守信信用名单的社会组织,在组织实施承接购买服务、资金扶持等方面优先考虑,办理部分业务中给予“绿色通道”、“容缺办理”等;对失信社会组织向社会公开失信信息,禁止社会组织微公益创投项目安排及资金扶持。开展信用修复。畅通信用修复渠道,引导社会组织主动纠正失信行为、修复信用。活动异常名录实行“快进快出”原则,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实行“严进严出”原则,近三年累计移除活动异常名录社会组织20家,完成信用修复社会组织17家。
来源:铜陵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