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今日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关注

安徽芜湖拒绝社会组织“名存实亡”

日期:2017-08-08 浏览:

要么有活力,要么被撤销

安徽芜湖拒绝社会组织“名存实亡”

 

要么有活力,要么被撤销。今后,“存在感”微弱的社会组织将逐步消失。昨日,在芜湖社会组织发展与改革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我市将持续深化管理改革、促进功能作用发挥,推动更多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与建设。

近年来,芜湖大力扶持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据介绍,2014年,我市首个市级社会组织培育中心诞生,它集社会组织培育发展、能力建设和资源整合三大功能为一体,目前已有芜湖市易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芜湖市新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11家社会组织首批入驻;2015年,市民政局又启动“社区社会组织摇篮”孵化项目,截至2016年底,已为24家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提供了总计100万元的资金支持,成功孵化了300多个社区社会组织。

为了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与建设,2015年起,民政部门以公益创投的形式打造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平台,开展了包括“儿童平安防灾减灾课堂”“爱洒夕阳”“童心筑梦”“致敬老兵”等27个公益项目。同时,民政部门还在市域范围内采购“非物质救助”服务项目,形成了“关爱老兵”“爱护航”“三无老人陪护”等品牌服务项目。如今,在对口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志愿扶贫等方面,越来越多的芜湖社会组织发挥出积极功能。据不完全统计,20167月,面对历史罕见的汛情,我市社会组织共开展志愿服务1750余人次,捐赠款物409.6万余元。

记者了解到,近年,我市社会组织改革的内容还包括:以党建推动社会组织的自身建设、直接登记与双重管理体制并行、全面落实政社脱钩等。据组织部门统计,我市涉及兼任社会组织领导职务的112名副县以上领导干部,全部完成清理审批。

“社会组织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第三部门,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和依托。”市民政局新闻发言人称,深化社会组织管理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对于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受制于多种因素,“芜湖很多社会组织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为此,民政部门正通过清理整顿、健全退出机制、加强对负责人管理、加大培养培育力度等方式,积极引导我市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17630日,芜湖全市各级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社会组织已达1961家。

 

来源:芜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