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今日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关注

福利院难以全面覆盖 专家:应承认民间福利机构

日期:2013-02-26 浏览:

   2013年1月6日,袁厉害收养的10个孩子被送到开封上学。

  自2008年开始,我省已投资5亿多元在17市兴建了大型儿童福利院。在济南,拥有1000张床位的济南市儿童福利院现收养着孤残儿童400多人,仍有不少收养“空间”。另一方面,仍有大量孤儿和弃婴被个人和民间机构抚养,而县级及以下地区则缺乏儿童福利机构。国家的收养政策如何才能落到实处?众多民间收养所如何才能管起来?

  现状:

  福利院难以全覆盖

  在5日举行的我省民政工作会议上,记者了解到,济南、青岛、菏泽、临沂等17市已经建起最少200张床位、最多1000张床位的规模化儿童福利院。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苏道义坚持认为,这些公办机构完全可以满足社会需要。

  “我们不主张个人兴办这样的抚养机构,如果爱心人士有孤儿,应该送到专门的抚养机构去。”苏道义说。

  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济南市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新建的儿童福利机构设施齐全,但将社会上全部孤残儿童纳入其中,并非那么简单。由于多种原因,济南市儿保中心已有两三年没有向儿童福利院送过一名孤儿。

  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杨萌则介绍,为了确认弃儿身份,他们接收的孤残儿童大多由公安机关送来。

  原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壹基金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表示,虽然我国城市地区的儿童福利保障体系较为健全,但尚未覆盖县级及以下地区,难以保证所有的孤儿、弃婴得到国家救助。

  把脉:

  放宽民间收养政策

  “河南的‘爱心妈妈’如果因家中失火受到《收养法》的制裁,我认为很冤。”王振耀认为,袁厉害并不是一个收养人,而应被看作一个爱心福利机构的负责人,她实际在替政府尽责,她的行为不应该适用于《收养法》。

  “国家无法做到完全接管整个社会的孤儿抚养问题,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需要民间组织来为国分忧。”撰写《中国社会福利》一书的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说。

  王振耀认为,社会上的“爱心妈妈”应该培训成为“准政府组织”。“国家应该建立一个网络,把所有的孤儿群体进行编号,而不是用户籍的方法管理。政府的工作可以和民间爱心人士对接起来,培训他们,让他们上岗。”唐钧则认为,国家需要给予民间收养一定的宽松政策,让更多有爱心的人士兴办福利机构,抚养更多的孤残儿童。

  据悉,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我国首次提出,鼓励民间组织、企业参与到流浪人员的社会救助行动中来。社会救助工作第一次向社会民间组织敞开大门。(齐鲁晚报 张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