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公益慈善建言献策,为人类文明凝心聚力
——在2014年灵山公益慈善促进大会上的致辞
顾朝曦
(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
值此“2014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大会”开幕之际,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关心、支持和投身公益慈善的各位贤达致以崇高的敬意!
芸芸众生,相依而存,相拥而暖。我们这个世界,不分国家、民族、家庭,以至个人,也不论其发展程度,经济水平如何,都是相依而存。尽管人类是生命摇篮中的宠儿,拥享着宇宙的眷顾,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实在是微不足道,最懂人、最能帮助人的还是人类自己。扪心自问就会发现,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赖于别人的辛勤劳动。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们理当尽全力给别人以更多的回馈。对每个人而言,无论你是否已经取得成功,你对家庭、对国家、对这个世界都负有责任——不是勉强接受的责任,而是当仁不让。社会需要公益慈善,人间因博爱相拥而暖。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相互同情,相互关爱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的根基。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我们才有希望生活得如意吉祥。
公益慈善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传承。高尚的品德是靠修养获得的,就像木头的纹路源自树木对春夏秋冬气象的吸纳和水土营养的采集,品德的成长与发育也需要时间和滋养。品德决定品行,怎么看、怎么想,决定了怎么做。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在记录着各自不同的人生,而我们的慈心善行则是在共同谱写着人类文明的篇章。
观念支配价值取向,思想决定行为准则。公益慈善的价值理念和人文追求正是我们走向现代文明宝贵的精神动力。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各类社会组织已近60万个,其中基金会有3600多个,他们在扶老、救孤、助残、济困、赈灾和教科文卫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促进了社会进步与公平正义;已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成功人士回报社会,普通百姓奉献爱心,弱势群体寻求帮助,社会公众凝聚正能量的重要平台。我相信,以我们各自民族文化内在的真善美,来描绘人类的共同愿景,我们的明天一定更加灿烂。
女士们、先生们,论事探其本,行事养其源。公益慈善没有国家之界,没有肤色之差,没有种姓之别。中国的公益慈善是世界文明交响曲中的一组音符,不仅需要13亿中国人用慈言善举来续写新的旋律,融会于四海,分享于五洲;也需要我们以更加开明开放的态度,求教于大方,积善于天下。今天开幕的灵山公益慈善促进大会就是我们进行全球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期待大家扬善于佛堂,施爱于灵山;为发展中国的公益慈善建言献策,为促进人类的文明进步凝心聚力;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把博爱的种子广播人间,让慈善的旋律响彻四方!
朋友们,让我们在这里共同唱响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主旋律。
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