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国:继续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
【财新网(微博)】(记者 汪苏)3月20日,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在京闭幕。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做大会总结发言时表示,将继续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
此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这次会议上表示,公共服务可适当交给社会组织。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则表示,要加强制度建设 推进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李立国在发言中称,温家宝和回良玉在讲话中,根据加强社会建设的需要,“明确提出了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体制机制的历史任务。”
李立国表示,将着力扩大民政事业的社会参与。协调制定和施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资金补助等制度,制定和落实社会力量提供社会服务的优惠政策,推进民政服务机构公办民营、民办公助,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参股、合作、租赁、并购等方式参与社会服务,推行公平竞争、择优选用,广泛集聚社会资源,形成多元并存、有序竞争、共同发展的社会服务供给格局。
他表示,将着力推进民政部门职能转变。在中央和省级层面,民政部门履行职能的方式主要是调查研究、制定政策、督查指导、绩效评估。
而教育培训、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前期工作、信息化建设等具体事务则要转移给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指导志愿者注册登记及活动,实施各种类型的等级评定、资质评定、工作评估等要委托给社会组织;基本公共服务外的养老服务、社区便民服务,运营各种类型的民政服务机构、慈善超市和捐助管理站等要交给社会组织或市场主体,实现行政职能和社会力量的有效结合与良性互动。
李立国表示,民政系统要科学界定上下级机关业务管理权限,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探索简政放权。
他指出,要创新民政工作体制。完善和落实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创新以社区为平台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制,建立健全行政区划调整评估论证机制,继续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全面推行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立适度普惠的社会福利制度,完成优抚安置制度顶层设计,推进建立公益慈善组织公开透明机制,逐步普及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解决制约民政工作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来源:财新网
编辑:韩宝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