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防范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指政府通过公开招标、定向委托、邀标等形式将原本由自身承担的公共服务转交给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履行,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改善社会治理结构,满足公众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从20世纪中期以来,其作为全球公共治理变革的核心,已经在世界各国被广泛实践。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先后掀起了政府改革浪潮,在这场改革中,以公共服务购买取代传统的公共服务垄断供给成为各国的普遍选择。我国在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引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十多年来,这一制度发展迅速,已有多个大中城市将其视为“十一五”期间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加以大力推进。
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意义
当前,我国处在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急剧转型期,推进这一政府治理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自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多次被提出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而建设服务型政府则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从传统的管制型政府过渡到服务型政府是当前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知道,政府的一个最重要的职能就是提供公共服务,传统公共服务是完全由政府提供的,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人民大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政府提供亦受自身财力和能力的限制。这两者的矛盾越来越大,于是,我们应该寻找新的体制机制,以便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真正做到服务型政府职能的转变。
第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公共财力低效率的问题。美国有学者曾经概括总结了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丹麦等国的100多项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比研究发现,通过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式,可以实现从20%到50%不等的成本节约。究其原因,传统的政府提供因为垄断性使得公共财力使用效率低下,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则可以利用市场竞争的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节约公共服务的使用成本,使有限的公共财政资金效力最大化,提高公共财政使用效率。
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
当前,我国实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已有十多年,但是这项制度在运作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风险。
第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意识还不强,存在购买走形式变样的情况。当前,在提供公共服务领域,有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实行两套方案,即:将成本大、提供有难度的公共服务向社会一推了之,而群众意见小、容易提供的公共服务则由政府部门自行生产,结果,使得公众无法获得高质量的服务。
第二,公共服务购买的竞争性不足。虽说政府开始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了,但是提供公共服务的生产者依旧有限,另外加上有的地方政府招投标存在内部操作,因此,市场竞争机制无法有效实现,使得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走样,经济寻租情况出现,滋生腐败。
第三,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好是坏,一是看购买公共服务是否有效,即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能否购买到最大量、最优质的服务;二是看购买的公共服务的效果如何,即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程度。由于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生产才刚刚起步,很多标准难以确定,对于政府来说,想要准确的评估一项公共服务的成本和价格还比较困难,另外,政府职能依旧是以行政管理为主,因此在管理监督公共服务的购买上难以做到科学合理。最后,再加上又没有第三方机构对公共服务购买进行监督把关,很容易导致购买者和生产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公共服务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三、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防范
针对购买公共服务存在诸多的风险,政府应当加强对风险的认识和管理,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第一、要树立服务型政府意识。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很大原因在于服务性政府的理念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传统的政府管理一直占据主要地位。要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就必须做到:首先,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要明确,要确定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其次,要逐步将公共服务中“政府提供、政府管理”的理念转化为“政府购买、政府监督”,让公共服务在市场化竞争中优胜劣汰;最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时候必须考虑成本和效益的问题,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力的使用效率。
第二、要坚持公开公正的信息披露机制。由政府提供到政府购买,本来就是利用市场竞争的优势,如果说政府购买存在暗箱操作,那么,显然会使得效果适得其反;另一方面,政府购买是运用公共财政资金,因此,必须公开购买服务的信息,建立全面的信息公开制度。公开的信息应当包括:预算资金和审批程序、投投标程序和合同文本、合同履行和监督评估等。这些信息应当由政府依职权或依公众申请向社会公开。
第三、要把公共服务购买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事实上,可以修订《政府采购法》来确定哪些公共服务适用于政府购买,以及购买的程序、监督的机制、纠纷解决的机制等。
(中国江西网 刘振 黄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