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三个到位”和“五个结合”推进社会组织规范管理
淮北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以“监管服务”为载体,努力做到“3个到位”和“五个结合”,推进社会组织规范管理深入开展。
思想认识到位。定期组织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人员开展《条例》和现行法规政策的学习,带头领会上级指导思想,筑牢理论基础,准确把握现行法规政策的总体要求。深入各类社会组织指导调研,实地参加他们的成立或换届工作等重大活动,对不按程序(章程)规定开展活动的,长期不接受年度检查或超换届时限的,不参加年度等级评估的,存在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在社会组织兼任领导职务的,及时与各类社会组组负责人交换意见督促,切实做到思想上齐心,行动上统一。
工作推进到位。登记管理机关既是社会组织的监督者、指导员,也是宣传员。利用《淮北社会组织信息网》、电子邮件、QQ群等网络平台,建立多层次、经常性沟通机制,全面了解情况,推进工作到位。为扎实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做到“五个结合”:一是与规范管理相结合。严格按照成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年度检查、换届工作和等级评估的程序与要求,一律实行“网上办事大厅”受理各项具体业务,为方便服务对象办事快捷,专门编印了《淮北市社会团体办事指南》和《淮北市民办非企业单位办事指南》,免费提供给已成立或正在申办的社会组织操作使用,率先在全省初步形成了颇有淮北特色的规范管理运作模式。(1)优化发展政策。把社会组织年检标准分为“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次,对实施“网上年检”并符合程序要求的,给予确定“年检合格”结论。把社会组织评估等级标准分为“1A级”、“2A级”、“3A级”、“4 A级”、“5 A级”五个等级,评估等级有效期确定为5年。对获得3A以上评估等级的社会组织,可以优先接受政府职能转移事项,可以优先获得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可以优先获得政府资助和奖励。其中基金会、慈善组织等公益性社会团体还可以按照规定申请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领用捐赠票据。对获得4A等级以上的全市性社会组织简化年检程序(只需提供具有专业资质机构的年度财务审计报告书),直接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填写并录入年检信息附表和年检报告书相关信息内容进行查验审核,由登记管理服务窗口直接下达年度检查合格的结论。另外,评估机构不收参评单位任何费用。(2)严格监督管理。依照章程开展活动,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使社会组织行为置身于主管部门和登记机关的监管之中。对有较轻问题、尚有整改措施的,限期予以整改;对有违国家法律、法规,超越《条例》和章程从事经营性活动以及违规收费、财务管理混乱、拒不参加年检且在规定期限内未能整改的,并视情节轻重予以警告、责令改正、限期停止活动或予以撤销登记的行政处罚;对被降低评估等级的社会组织在2年内不得提出评估申请;对被取消评估等级的社会组织在3年内不得提出评估申请,并将原评估等级证书、牌匾收回。二是与从严控制和规范管理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兼职相结合。以年检为契机,严格执行安徽省《关于从严控制和规范管理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兼任社会组织领导职务的暂行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社会组织兼职问题的专项清理整顿工作。(1)认真调查摸底。梳理分类建立党政机关干部在社会组织兼职的台帐。全市共有267名在职或退(离)休领导干部在社会组织兼职,其中,厅级干部28人、县级干部171人、科级干部68人。(2)从严清理整顿。对违反兼职规定的党政干部,限期辞去兼任职务;确因工作需要且暂无合适接替人选的,承诺任职至届满后不再兼任。针对少数活动开展不正常、作用发挥不明显的社会团体,依法予以撤(注)销登记。目前,在行业协会商会、工商经济类联合性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兼任领导职务的229人,均已辞去兼任职务或任职至届满不再兼任,占应清退数量的85.77%;已重新履行兼职审批手续的占比为14.23%。(3)强化源头治理。督促相关社会团体根据清理整顿意见,限期到民政部门办理变更、备案或注销手续。对新兼职或届满后仍需继续兼职的干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履行审批手续。未按干部管理权限提前办理兼职审批手续的干部,不得作为社会组织拟任领导职务人选参加选举,民政部门不予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在人员分离的基础上,完善社会组织财务管理,支持社会组织依法按章、独立自主开展活动,促进社会组织健康稳定有序发展;初步形成了全市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兼任社会组织领导职务报批、审批、监管机制。三是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采取多措并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1)及时成立组织;(2)制定实施方案;(3)召开动员会议;(4)开设活动专题;(5)突出自身建设。第一,突出增进群众感情。积极开展“四服务四促进”活动,给社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很好的密切联系会员群众的机会,增进同每个会员感情,让广大社会组织充满信心,让服务对象安心、舒心,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第二,深入征求意见。结合“社会组织零距离,服务群众建长效”活动载体,深入开展好“四个一线”和“四个问计”活动,深入到社会组织中去,虚心听意见、找差距、查问题。第三,坚持做到边学边改。坚持以学促改、学改结合,把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放在切实解决社会组织最关心的突出问题上,针对在“四风”方面梳理出的问题和征集的建议,逐条进行自我对照检查,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组织的能力,强化责任意识、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四是与非营利社会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相结合。为促进公益性事业发展,有效推进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工作,对获得3A级以上评估等级的慈善组织等公益性社会团体,及时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已办理税务登记的非营利组织,符合条件的,及时开展资格认定。对尚未办理税务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应督促其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五是与开展依法行政质量提升年活动相结合。为扎实开展“依法行政质量提升年”活动,在依法行政过程中注重发现、树立典型,对于自身建设、党的建设和业务活动开展较好、行为规范、诚信度高、社会影响好的社会组织,评定为优秀等次并给予表彰。对有社会组织有违法违规行为的社会组织,按照法规政策和《社会组织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依法予以查处。以严的要求,严的措施、严的纪律,确保各项工作整体推进,质量与效果明显提升。
规范管理传导到位。全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条例》和现行政策法规等有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坚决杜绝“人情导”“面子导”“好人导”,敢于“唱黑脸当包公”,敢于拿出“鸡蛋里挑骨头”的劲头,把未接受年检、超过换届时限、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在社会组织兼任领导职务,工作上蒙混过关的社会组织筛出来、晒出来。日前,市民政局对152家全市性社会组织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责令限期改正。真正把工作规范管理传导下去,促使各类社会组织进一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淮北市民间组织管理局 朱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