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理论研究

加强妇女社会组织建设推动妇女参与社会管理

日期:2012-05-04 浏览:

      

近年来,苏州市妇联坚持党建带妇建原则,积极探索创新妇女组织形态和工作模式,通过加强对妇女社会组织的培育、引导、服务,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推进妇联组织的社会化转型。目前,苏州市市级注册女性社团4个,县级注册女性社团21个,乡镇(街道)层面根据兴趣、爱好组成的女性联谊会、沙龙和协会近300个,以女性为主体、活跃在广大社区农村的文体团队、志愿者队伍等妇女“草根”组织超过3200支。

抓住社会管理创新有利契机,加快推进妇联组织创新步伐。

争取政策支持。苏州市妇联争取市委、市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创新完善社会建设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探索采用多种联建方式建立妇联基层组织,提高在专业协会、社区楼宇、产业链中的女性组织化程度,为各级妇联灵活多样建立妇女组织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协调部门联动。积极参与民政部门组织的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公益创投大赛,主动与民政部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成为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市社会组织促进会的副会长和理事单位,民政部门明确在人才队伍、工作项目等方面向妇女社会组织倾斜,为妇女社会组织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利氛围。

主动谋划推进。先后下发了《20112013年苏州市妇联基层组织建设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妇女社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全市妇联组织创新和妇女社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努力推动形成以各级妇联为核心的“枢纽式”妇女社会组织建设格局。

加强妇女社会组织队伍建设,不断扩大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的覆盖面和渗透力。

妇联领头建。通过“独立建、区域建、楼宇建、市场建”等方式,建立由妇联组织直接主管、与妇联组织紧密联系、服务妇女儿童的妇女社会组织,如女企业家联谊会、女知识分子联谊会、婚姻家庭健康指导中心等,这些妇女社会组织作为妇联的团体会员,成为妇联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

协调联合建。主动争取教育、卫生等与妇女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支持,联合建立了市网上家长学校“林老师”讲师团、苏州大学妇女发展研究中心、高新区镇湖刺绣协会等专业性较强的妇女社会组织,成为妇联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托,其中部分已吸纳为妇联团体会员。

推动引导建。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思路,在基层积极推动建立文体娱乐、公益志愿、社会服务等各类团队,活跃妇女文化生活、协调家庭邻里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成为妇联开展工作的有效延伸。

拓展创新建。依托区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站成立妇女工作站,以“彩虹桥”关爱会、“女性驿站”等柔性组织形式,加强与非公领域妇女的联系。借助送文明礼仪、法律维权、健康保健等知识进集宿区的“幸福礼包”活动,在外来女工集宿区建立楼长队伍,探索非公领域妇女工作新网络。

推动妇女社会组织规范发展,努力增强妇联的组织凝聚力和社会动员力。

推动联系常态化。建立了“妇女社团规范登记、社区妇女社会组织全部备案、培育中的社会组织加强规范”的工作程序,形成了各级妇联组织分级管理、分层指导、分类服务的常态化联系体系。

推动制度规范化。选取部分能力较强、社会影响较好的妇女社会组织,帮助她们建立健全内部管理、财务审计、信息公开、重大事项报告及诚信等制度,促进其规范科学运作,市春光服务中心、张家港市女企联等一批妇女民非企业和社团通过了4A3A社会组织等级评估。

推动工作项目化。尝试以项目化、实事化、社会化运作方式,指导妇女社会组织积极承接政府让渡的社会工作职能。张家港市运用“小组工作法”试点开展了“心手相牵”单亲困难母亲社工项目,取得良好成效;吴中区“单亲母子增能计划”社工项目参与苏州市公益创投大赛,获得20万元专项经费。

推动人才专业化。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妇女和各级妇联干部参与全国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目前全市通过该项考试的近1700人中女性有1100多人,其中张家港有325人。鼓励机关45周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参加社工师考试,提高机关干部开展社会工作的能力。

推动队伍品牌化。注重体现特色、突出优势,培育一批示范组织,打造一批服务品牌,选树一批优秀带头人。今年“三八”节,市妇联表彰了昆山琼花女子文学社、苏州市金屋精英俱乐部、沧浪区二郎巷社区“七彩”国际家庭义工联盟等10个组织为苏州市“十佳妇女社会组织”,为全市妇女社会组织建设提供了示范。

下一步,苏州市妇联将继续按照“巩固核心层、壮大紧密层、拓展外围层”的原则和“积极引导、加快培育、优化服务、促进规范、作用发挥”的建设要求来重点推进,主要做好“十个一”,即:推进一个工作意见、开展一次全面调研、建立一批孵化基地、成立一个指导中心、培育一批社工项目、召开一次推进会议、举办一次培训班、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创建一个信息库、制定一套工作制度,以此全面推进妇女社会组织的创新建设。(作者系苏州市妇联主席谢建红)

 

来源: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