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理论研究

从难落实处抓落实

日期:2009-02-23 浏览:

    “落实、落实、再落实”。任何工作都离不开落实。抓落实是各级部门布置任务、开展工作时经常强调的要求,从中央到地方每个部门或单位,许多会议、讲话和文件,往往都离不开抓“落实”这一条。
    抓落实是各级领导的重要职责。实际生活中,大多数领导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抓落实的问题。但也有的同志却不会、不善、不重视抓落实,始终认为抓落实就是开会、发文件,下基层检查;有的对下面提要求一套又一套,真的去抓落实却“狗咬刺猬无从下口”;有的抓落实急于求成,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抓而不细。
    尽管各级领导都在讲落实、喊抓落实、查落实。但不难发现,真正能落实到位的工作,不少是一些面上的工作,容易做的工作、出政绩的工作、上级关注和重视的工作。而那些打基础的工作、见效慢的工作、周期长的工作、难度大的工作、易出问题的工作、要反复抓的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落实之处。该落实的环节没有落实、该落实的细节没有落实。结果落实走入了“空转”的怪圈,造成了‘面上出政绩’,暗地出问题;对外讲‘经验’,对内找教训的现象。而这些问题、教训,大多数都出在工作不落实之处。可见,不落实之处才是抓落实的重点,也是抓落实的难点。
    一边抓落实,一边为何 还有不落实之出呢?究其原因有两个:第一责任不明确使落实变成“落空”。落实是一个系统工程,一级有一级的责任,有些工作虽然部署了,但由谁、由哪级来完成都没有明确。第二落实有难度使落实“落空”。每项工作都有难点,有的人抓落实尽捡些好落实的工作干,一旦遇到难点和不容易落实的事情,就绕道而走。缺乏实干精神使落实“落实”。
难落实处抓落实,是抓落实过程中重中之中、难中之难。要使不落实的问题落实到实处,关键看领导对不落实处抓落实的认识态度、能力水平和决心力度。
    难落实处抓落实,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践行科学发展观靠落实、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靠落实,提高服务能力靠落实、解决基层社会组织难题要靠落实,为老百姓办实事要靠落实。一个实际行动比打纲领和一大堆讲话稿更重要。如果抓工作仅停留在开会、发文件上,如果只会说一通,不会抓落实,不落实之处就必然会存在。“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自己带着干”。领导要认清肩负抓落实责任,把抓落实作为不懈追求,把落实的效果作为衡量工作的杠杆,千方百计地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难落实处抓落实,要从“不落实的问题”抓起。一些工作之所以不能尽快转化为实际成果,重要原因就是难点问题和障碍性因素的制约影响了落实进度、效果。因此,要善于从抓主要矛盾入手,从“不落实的问题”抓起,在抓难点和重点问题上下功夫,及时了解工作进度,掌握不落实动态,分析不落实原因,找出问题不落实的办法,通过解决不落实问题加快落实的进程。
难落实处抓落实,要有实干精神和扎实深入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落实愿望,并不能获得理想的落实效果。情况不清、方向不明、马马虎虎、抓不好落实;夸夸其谈、哗众取宠、华而不实,同样也抓不好落实。
    难落实处抓落实,要有责任制度和督查机制。明确责任是抓落实的最有效手段。要杜绝人人抓落实,但抓落实中不落实的现象,就必须制定出有效的抓落实制度。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责任制、问责制。对抓落实不力的人要追究责任,真正做到抓与不抓不一样、抓虚抓实不一样、抓多抓少不一样、抓好抓坏不一样。通过奖惩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解决不落实处的落实问题。
    意气风发写春秋,扬帆奋进创辉煌。让我们共同担时代赋予民政工作的光荣使命,满怀信心拥抱新的一年,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国60周年。
 
                                                                          
 
                                                   淮北市民管局局长  朱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