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协组织的特点
安徽省科协 马伊文
科协的群众组织即学会、协会、研究会(简称群众组织),是科技工作者自己按学科、专业组成的群众组织,属非政府行政组织。根据科协群众组织的功用,研究和制定群众组织发展对策,使科协的群众组织不断提高自主创新服务能力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社会是各种各样人群组织的总和,人与社会是靠组织来沟通的。组织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十分巨大的作用,其影响已深入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世界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将直接影响着社会组织的变革,推动着组织发展的进程。旧有的组织结构迅速变化,新的组织孕育而生,任何一个组织都不能忽视根据市场需求来寻求自身的发展和生存。科学的认识组织的性质、功能,有效的改善组织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组织生存及组织成员的需要。把握科协组织的特点,探讨科协组织生存和发展的规律,推进科协组织发展的进程。
一、科协组织的性质
科协属人民团体,在组织上接受党的领导,在工作与活动中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为党的总目标、总任务服务;同时发挥在国家、社会事务管理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科协有两类组织,一类是从中国科协到地方各级科协的组织机构,这类组织,在管理体制、干部人事制度、素质要求等方面与公务员管理基本相同即参照公务员管理。在工作职能、工作方式、权利义务等方面与政府部门不同,政府的职能一是政治职能、二是经济职能、三是文化职能、四是社会保障职能;政府部门的活动是以效率、效益为主要标准,制定种种规章制度来约束个人行为;政府部门赋予领导以正式权力分配角色和分配任务,建立成员之间相互关系。从中国科协到地方各级科协组织,贯彻执行章程确定的宗旨、工作方针、任务并行使其权力和义务。这类组织虽然不是政府部门,但同样围绕政府的总目标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忠实而及时地履行职责,做政府部门应该做,却又一时做不了或做不好的公益事业。实际上,科协是与政府部门相仿的伙伴关系,是党和政府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参谋和助手。另外,从中国科协到地方科协组织有确定的总目标和总任务,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统一在中国科协周围,在业务上接受中国科协的指导,形成了统一的任务体系。与政府部门一样,这类组织同样讲究效率,效能的原则是机关管理的重要原则,也是机构设置的重要原则。这类组织人员的整体结构要求要体现集体领导的观念,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广大群众组织成员从思想上真正把科协视为科技人员之家,自觉的团结在科协周围。其个体成员要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技能、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宣传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等。所以,建立一个结构合理、运转灵活的中国科协到地方科协各级组织是保证完成任务、达到活动目标的前提条件。另一类是科技工作者自己按学科、专业组成的群众组织即学会、协会、研究会(简称群众组织),属非政府行政组织。这类组织运营是横向联系的,不是靠组织目标来约束,没有明确的职责权限和隶属关系,以独立自主的发展机制和管理机制来运转,具有良好的组织氛围。广大组织成员有一致的兴趣、爱好,共同的理想、志向,为追求某种远大的目标,自主、自愿、自由的结合起来,并根据社会需求确定服务对象;这类组织的权力,是以情感为纽带,靠感情的沟通、交流、协调形成的影响力。组织成员之间没有职位的高低,脱离了指挥与服从的链条关系。这类组织的资金来源基本不依赖政府,主要运用民间的资金开展各项活动。
二、科协群众组织的功用
科协的群众组织即学会、协会、研究会等在现时社会中发挥着多重功用,对组织成员的心理倾向与行为,维持成员间良好关系以及对政府部门目标的实现等方面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满足广大成员的社会需求。1、归属的需求。科协是科技工作者之家,每个组织都反映了本学科一流的学术水平,其领导人是本学科的学术权威。广大组织成员的志向、兴趣爱好,可以依靠组织来寻求依托,其学术思想、科学技术、科技成果也可以通过群众组织相互交流,并向社会广泛传播。2、交往的需求。组织成员可以通过群众组织彼此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相互承认,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实现社会满足感。3、谋求发展实现自我的需求。组织成员在知识、能力、创造性、成就以及影响力等方面都谋求发展和扩大,需要结合、彼此协助、相互援引,可以依靠群众组织的力量充分发挥作用,实现各自的愿望。因此群众组织表现于实现成员的社会满足感,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心灵充实、丰富,精神快乐。(二)、传播和沟通信息。现代社会中各项工作时时刻刻都离不开信息,组织成员之间的交流,以及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是一个组织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和特征,没有沟通与交流,组织就不存在。科协组织通过工作消息的传播,情报、资料的交流与传递影响组织成员的思想、观念和态度,构成信息传播与沟通的网络体系,众多的组织成员依靠信息的传播和沟通联系在一起,使他们视野开阔,思维丰富。(三)、有一种约束功用。科协的群众组织与成员之间有很强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来源于章程对成员的约束。科协的群众组织使广大成员按照章程规范自己的行为,团结一致,开展各项活动。也使主要管理者实施科学、民主的管理,注意发挥广大成员的作用,与成员间建立密切的联系,增强组织的凝聚力。科协的群众组织还可以通过舆论的作用来影响广大的组织成员。
三、促进群众组织发展的对策
当前,科协宏观环境发生的极大变化,对群众组织的发展也产生了更为有利的影响。在新的形势下,抓住机遇,改变思想观念、改革管理体制、改进管理方法,从以下方面研究和制定群众组织发展对策,使科协的群众组织不断提高自主创新服务能力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一)、为适应新的体制环境、社会结构和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贯彻团体宗旨,履行团体基本职责,理清科协工作发展思路,寻找群众组织改革与发展的途径,提高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活力。(二)、不断研究群众组织的地位与作用。树立地方各级科协组织与群众组织即学会、协会、研究会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发挥群众组织在推动社会进步、满足社会需求、监督政府权力、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吸取发达国家政府委托经营、购买服务、补贴服务等经验,组织他们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建言献策。发挥他们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作用,组织动员他们参与企业技术创新等重大活动,使地方各级科协组织成为政府、市场和群众组织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三)、保护群众组织合法权益,减少直接行政干预,把对群众组织的管理建立在共同认可的法治规范基础上。明确地方各级科协与群众组织的权限、职责、关系,根据社会政策支持来推动群众组织的各项创新活动。(四)、加强对群众组织的规范管理。创造良好的扶植环境,建立统一、规范、透明的激励性政策体系。建立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度,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群众组织管理队伍;建立评比和交流制度;建立以章程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制度,促使其形成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良性机制,使群众组织走上可持续性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陈兆钢、李兆光 《组织论》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7年 出版
249——276 页
作者简介: 马伊文 安徽省科普作家学会会员高级工程师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
电话:0551---2661737 传真: 0551---266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