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滁州市民间组织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滁州市民政局 黄庆一
民间组织在国际上统称为非营利组织,是与政府、企业并列的第三类组织。在我国,民间组织是指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这三类组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人民群众结社需求的增加,我国民间组织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从1989年由民政部门对其统一进行登记的 4446家,发展到2005年底的31万多家。和全国、全省形势一样,我市每年新登记成立的民间组织也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目前全市经合法登记的各类社会团体500多家,民办非企业单位200多家。民间组织在我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突出表现在:
1、规范行业行为,维护行业利益。目前全市有行业类社会团体100多家,其中市直有近50家。这些行业协会的主要工作就是制订行规行约,规范会员单位的生产和服务行为,以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为已任。如市门窗协会为防止在门窗加工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对会员单位制订了严格的管理办法,对非会员单位出现违法违规现象时则及时向质监等部门反映,起到了规范行业行为的重要作用。秦栏电子商会制订行业最低价格,避免了同行间的恶性竞争,维护了行业利益,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净化市场秩序。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问题单靠法律和制度还难以解决,这时民间组织因为其灵活的工作方式,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一段时间以来,在市行政服务中心从事非法车管业务中介代理活动猖獗,为严厉打击不法车贩的欺诈行为,市执业经纪人协会积极配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 “持证上岗、统一收费、合同约束、规范业务”活动,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守法经营的经纪人正当利益。
3、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劳动者将越来越多,如何将这部分人组织起来,是事关社会稳定的大事,事实证明,发展社会团体是一种好形式。如市个体民营协会每年组织会员(个体经营户、私营业主)到福利院开展献爱心等活动,增强了协会的凝聚力和会员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协会还在会员中积极发展党员,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4、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如市滁菊协会成立以来,通过召开产品发布会、组织会员企业外出参展、与农民签订定单等活动,提高了滁菊的知名度,扩大了滁菊的种植规模,为农民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目前,我市各地各级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正呈蓬勃发展之势。
5、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将越来越多,仅仅依靠国家的力量是难以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求的。近年来,我市成立了大量的文化类、体育类协会,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理论研究,推动工作。市直目前拥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学术团体近50家,每年研究出一批成果,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7、增加就业。目前,社团专职工作人员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从业人员正越来越多。如新锐私立学校优先雇用下岗职工从事后勤服务工作。
在看到我市民间组织快速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培育发展的力度还不够。目前我市民间组织相对处于比较落后的局面,除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外,与社会上对民间组织的认识不足也有很大关系。认识不足必然导致成立民间组织的动力不足,有的勉强成立,但因为缺乏正确的工作思路和指导思想,民间组织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反过来又会加深一部分人对民间组织的误解,认为成立民间组织作用不大。如,市直有少部分业务主管单位将协会办成了单位的附庸或内设科室,或只是考虑上下一致才勉强成立的,这样的协会注定了难以有所作为。
2、部分民间组织生存维艰。不少社团的工作人员以离退休和兼职人员为主,缺乏朝气;专业人员少,跟不上行业技术、管理的要求;部分协会缺乏资金来源,少量会费无法维持协会正常运转;极少数社团无固定办公场所、无固定工作人员、无档案资料,协会名存实亡。目前我市社会团体基本是三三开,即1/3作用不大,1/3名存实亡,只有1/3在做实实在在的事情。还有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因为缺乏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如信贷困难),而举步维艰,难以做强做大。
3、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目前我市专门出台针对民间组织方面的政策很少,上级有关部门制定的民间组织优惠政策在我市部分地区和行业有的还没有得到落实,影响了民间组织发展的积极性。
4、官办行业协会多,纯民间商会少。目前我市大部分行业协会都是由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机关单位牵头组建的,真正由同业企业自愿组成的行业协会很少,这与国家发展行业协会的指导思想是不相一致的。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努力,解决我市民间组织发展不快的现状。
1、加强调查研究,出台相关政策。随着形势的发展,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我们计划通过开展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理论研讨活动,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同时借鉴发达地区经验,争取尽快出台一些有利于我市民间组织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组织管理政策。
2、大力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和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针对我市现状,当前我市要重点培育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以此来推动我市产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各业务主管单位要积极支持这两类民间组织的成立,民政部门将在登记条件和程序上予以放宽,努力为我市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3、做好宣传培训工作。要利用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让全社会认识民间组织、支持民间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对已经成立的民间组织,要做好业务培训工作,努力让它们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让社会更好地接受它们。
作者:黄庆一(安徽省滁州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