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宏伟目标重大举措。在这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伟大工程中,民间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的社会组织,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有人才、技术、信息、资金、项目等优势。只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谋划定位,服务到位,就一定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大有作为。
一、正确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新农村建设的路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三农”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按照这一要求,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既要发展生产力,又要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既要加快经济建设,又要加快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既要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又要加强农村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因此,新农村建设是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一是不能单独依靠国家扶持,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各种社会民间力量的作用;二是不能急于求成、盲目攀比,新农村建设必须树立长期奋斗、稳步推进的意识,防止出现热情高但思路不清,口号响但行动不力,不顾现实情况,不分轻重缓急,不尊重广大农民意愿大包大揽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损害农民利益;三是不能搞统一模式。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既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搞模式化,防止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积极探索符合客观规律的农民意愿的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路子。
二、谋划定位、服务到位,在新农村建设中寻找工作切入点。各类民间组织要把服务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作,纳入自身发展战略,统筹规划,准确定位,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活动。一是行业协会、商会要积极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在生产加工、技术信息、市场营销等方面,为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提供所需的服务和支持;对农村经济组织的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投资与开发项目帮助进行前期可行性论证;对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从业人员优先进行技术、职业培训;选派行业内懂管理、会技术、善经营的人员到农村经济组织中进行技术指导,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帮助解决一些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一些难点问题;鼓励行业内企业到农村经办或创办企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建功立业。二是学术、科研类民间组织要积极员组织专家学者为农民、农村和农村经济组织提供急需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项目,加快新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深入农村基层调查研究,围绕新农村建设开展理论研究和探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解决疑难,提供智力支持;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和事迹,引导广大农民突破思想禁区和传统思维定势,以创新、求实的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公益性民间组织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面向农村为广大农民传播普及卫生健康、疾病预防、环境保护等知识,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实现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还要实实在在地开展扶贫济困、救灾防害、安老扶幼、助学助医等慈善活动,为农民和农村中一些弱势群体,一些有困难急需得到帮助的人,得到及时救助和多样化服务。四是基金会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积极创设面向农村,服务“三农”的服务项目和发展基金,特别鼓励培育发展非公墓基金会,让一些先富裕起来的个人和企业成立非公墓基金会,设立专门发展资金,面向农村做一些公益慈善事业,最大限度解决农民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五是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建立稳定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基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规模效益;还要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指导、销售渠道等服务。其他民间组织也要充分利用联系会员紧密、联络社会广泛的特点,拓宽面向农村的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为农村急需的服务和项目牵线搭桥,力所能及地帮助农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以真情实在的服务支持农村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等事业的发展,推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的社会和谐。
三、诚信自律,相互协作,营造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各民间组织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要提升自身,要将服务新农村建设与加强自身规范建设结合起来,与开展诚信自律活动、提供社会公信力结合起来。通过真心实意地为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服务,在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中再塑民间组织的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社会知名度。民间组织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整合民间资源,共同搭建资金、人才、技术、项目等信息交流平台,探索建立服务项目信息的共享合作机制,形成民间组织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效应。
(安徽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 王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