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理论研究

浅析民间组织在全民创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日期:2006-03-06 浏览:

    “十一五”开局之际,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全面开展“全民创业行动”,江淮大地迅即掀起了一个全民创业的热潮。当前,安徽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紧要的关口,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迈出奋力崛起的新步伐,激活各类创业资源,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源动力和外部环境支撑力,努力开创安徽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当前,充分认识民间组织在全民创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全省民间组织在“全民创业行动”中建功立业,发挥作用,为安徽奋力崛起贡献力量是每个民间组织管理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民间组织在全民创业中的定位
    全面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动员和调动一切社会资源,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充分激发全民创业热情,才能将“全民创业行动”真正落到实处。近几年民间组织的迅速发展,在整个社会组织结构中比重逾来逾大,已成为“全民创业行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一是科技类民间组织要在全民创业中要当好先行官。企业要发展,都急需新技术、新工艺的充实和推动,只有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大大的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全面实施“全民创业行为”的过程中,自主创新、科技创新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科技类民间组织就可以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提供科技工作者与企业家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将科技人员和实业家、企业家集聚一起,共同研发一些急需的关键技术,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科技项目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安徽全民创业行动提供智力支持。
    二是行业协会要在全民创业中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动”的作用。行业协会要作好双向服务,作为政府与企业桥梁,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政法规和有关法律的同时,要兼顾到民营企业、自主创业人员的权益和政策;组织科技成果鉴定和推广应用,对行业重大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投资与开展项目进行前期论证的同时,尽可能对民营企业、自主创业人员倾斜;参与资格审查,行业生产经营许可证发放时,对民营企业、自主创业人员平等对待。作为企业的代表者,及时向政府反映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自主创业人员的要求和意愿,协调会员关系,维护自主创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在制定行行规行约,规范行业行为,协调同行业价格争议,维护公平竞争等方面要兼顾到民营企业和自主创业人员;要为民营企业和自主创业人员提供统计、收集、分析、发布行业信息,开展技术咨询等服务;还要对民营企业和自主创业人员优先进行技术、职业培训。行业协会要在全民创业中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激励行业内懂管理、善经营的人才经办企业,鼓励行业内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大力创办企业,为安徽的发展建功立业。
    三是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要在全民创业中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要成为构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成为农民走向联合的有效载体。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要在全民创业中进一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真正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办不起的问题。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要调动农民群众开发支柱产业的积极性,将技术、资金等生产力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建立稳定的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基地,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升级。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要发挥上联科研院所,下带千家万户,外连大市场的作用,使农业科研成果通过协会试验示范基地的幅射带动并与广大农户相联结,通过协会提供的信息和市场渠道,很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既缩短了先进技术成果转化的周期,又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器”。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要在全民创业中为自主创业的农户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指导、销售渠道、需求型农产品开发等服务;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要鼓励土专家、土博士等能人和专业大户带头创业,宣扬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解决在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全民创业中成为农村工作的把手,为健全和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创新提供保障。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是社区民间组织要在全民创业中围绕社区群众,架起面向社会全方位、不同层次的服务平台。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又是社区群众的栖身之地,更是社区群众学习、生活、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大量的“单位人”变为“社区人”带来许多新的问题,要解决这些新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社区民间组织在全民创业中要承担起“社区人”急需的服务。要在社区中宣传新的择业观念,让广大居民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之路;要整合社区资源在社区中兴办便民服务业,为居民提供就业渠道;对社区居民进行培训,提高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本领和技能;要维护社区居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合法权益。为全民创业构建和谐社区发挥作用、做出贡献。
    五是社科类民间组织要在全民创业中发挥理论研讨宣传引导的作用。当前,安徽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紧要的关头。抢抓机遇,就可能乘势而上,奋力崛起;丧失良机,就可能徘徊不前,甚至落伍。因此,从事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类的民间组织更要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责任感,以强烈的发展理念、坚定的改革精神,良好工作作风,围绕全民创业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和探讨,为科学决策提供合理建议;要大力宣传在“全民创业行动”中先进事迹和典型,鼓励有识之士、专业人才投身创业大潮,领办和创办企业,为广大群众创业提供典型示范作用。要引导群众突破思想禁区和传统思维定势,树立创新意识,为全面实施“全民创业”营造一个良好环境和氛围。
    二、民间组织在全民创业中的作用
    全民创业是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举措,全面实施则需要各种不同的组织形式。而民间组织这个载体,则是人类社会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它以新的面孔、新的方式,通过新的机制,使公民、社会组织能真正有机会参与市场以及同政府合作,共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而解决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各种问题,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的目标。在安徽全面实施全民创业中,民间组织展示风采发挥作用。
    一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盲目无序的竞争会带来周期性经济危机;政府干预也不是万能的,过多干预会影响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效率。因此,民间组织作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必要补充的“第三部门”,它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必然获得迅速的发展。这些民间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对于动员和调配社会民间资源和力量、协调市场经济领域的各种关系和利益、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等方面,发挥着市场和政府部门起不到的作用,并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二是推进福利和公益事业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除了有经济利益的追求和政治愿望诉求外,还需要多样化的生活空间,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一些有困难急需帮助人,他们急需得到福利救助和多样化服务。而福利和公益性民间组织,如基金会、慈善协会、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均以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公益职能为宗旨。这些公益性民间组织诞生和发展,顺应了社会的需求,贯穿了“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理念,也必将在福利、公益事业和社会服务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为全民创业和构建和谐社会增砖添瓦。
    三是繁荣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民间组织充分利用自身人才荟萃、知识密集的资源优势,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既是某一领域专业的权威和学科带头人,又是某领域、专业民间组织的负责人。他们以民间组织这个平台,大力开展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举办各种学术论坛和交流活动,有力促进科学技术创新、推广和普及;他们以民间组织这个平台,研究和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为国家培育大量的人才,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创业技能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他们以民间组织这个平台,宣传先进文化,丰富精神生活,给人们带来喜悦和欢笑。
    四是增加就业机会。民间组织的发展,不仅解决安置了大量富余人员就业,而且还以自身的各种渠道对下岗职工、农民工及富余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举办人才交流市场,搭建就业平台,提供就业机会。还在养老助残、贫困救助、便民服务等社会互助领域中积极创造就业岗位。为全民创业提供支持,为缓解社会矛盾,减轻政府社会的就业压力,贡献力量。
    五是扩大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扩大与国际民间组织的合作渠道增多,逐步形成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交流机制。特别是行业协会在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和解决争端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我国民间组织在与国际民间组织交流合作中,既要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有选择地跟踪研究,形成交流机制,又要注重研究国际民间组织合作的文化差异和多样化的问题。因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不能迫求单一的一致性,而应求同存异。因此,国内外民间组织之间要扩大交流渠道,相互学习,即在交流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
    安徽正面临着发展的大好机遇,我省广大民间组织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千方百计谋创业,千辛万苦勤创业,以蓬勃的激情投身于“全民创业、富民强省”的大业,为实现安徽奋力崛起和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安徽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   王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