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省外视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外视窗

广东中山构建“互联网+农业+慈善”扶贫新模式

日期:2017-10-17 浏览:

博爱同创新并举,慈善与扶贫同行。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脱贫,是扶贫开发事业的成功经验。

1013日,中山市2017年全国扶贫日主题活动正式启动,中山扶贫基金同步上线。“中山扶贫基金”是由中山市扶贫办设立,旨在广泛接纳社会捐款、汇集社会资源和推进慈善公益助力精准扶贫,主要用于与中山市扶贫相关的助孤、助学、助医、扶残、扶老等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

与此同时,中山也探索出以微基金联动微商城实现微帮扶的“互联网+农业+慈善”的扶贫新模式,举全市之力,共同弘扬中山博爱精神,助力解决帮扶地区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实现二次帮扶。

博爱与创新并举

联动微商城发动全民参与

上善米粉、定裕香米、诗洞腐竹、谭布黄心番薯、会龙原生态翠鸭……在当天的启动仪式现场,来自肇庆怀集等中山对口帮扶地区的各类特色农产品,可谓是琳琅满目,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挑选。

 仅仅半个小时不到,来自中山石岐的李庆联就下订了五箱谭脉西瓜和1箱岗坪切粉等。“样样都这么新鲜,每一个摊位我都想买一点。”李庆联高兴地说,“你看这些封开产的百香果,10元钱14个,价格可便宜了,闻着香吃起来更香。

除了现场十多个摊位外,中山还通过引入社会力量,依托中山市家里社区服务体系,构建扶贫产品微商城,以“一村一店”形式上线农产品,并发动全市购买配送到社区,打造一体化和标准化服务流程,助力解决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售难题。

市民关注“家在中山”微信公众号后,在菜单栏中点开“帮扶微商城”,即可看到潮州、德庆、封开、广宁和怀集五个产品专区,每个专区内都设有数量不等的帮扶小店,并附有详细的基地和产品介绍。对产品感兴趣的市民,可直接点击购买,并有现场取货、站点自提和配送到家三种方式可供选择。

日行一善,天天都是扶贫日。“中山是一座具有博爱精神的城市,中山人更是不缺乏爱心,通过创新性地构建起‘互联网+农业+慈善’的扶贫新模式后,中山市民在享用新鲜健康食材的同时,也能真切地为扶贫事业做出贡献。”中山市慈善总会秘书长罗东说。

慈善与扶贫同行

资助微心愿实现二次帮扶

 可以注意到,在每个订单的结算页面,都会显示一段提示语。以购买一箱35元的上善米粉为例,结算页面中会写到,“您将为中山扶贫基金捐赠3.5”。

“扶贫基金与微商城积极联动,将农产品销售所得收入扣除成本后,都纳入到专项扶贫基金,用于帮扶地区当地的微帮扶项目,解决群众实际生活问题,实现二次帮扶。”中山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

以广宁县谭布镇拆石村为例,中山市国资委驻拆石村联合扶贫工作队投资90多万元建设了230亩番薯良种育苗和种植基地,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拆石村贫困户实现年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如今,拆石村帮扶小店上线后,农产品销售所得利润还将纳入到专项扶贫基金,用于村民饮水工程项目建设。

“建设一个农业种植基地容易,可要打通销路才往往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微商城能链接到巨大的消费市场,有助于拓宽优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中山市国资委联合扶贫工作组驻谭布镇拆石村工作队队长黄晓利表示,“我们扶贫干部一定要把好产品质量关,对农户、消费者都要恪守诚信,决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市民还可以点击“慈善中山”微信号进入“中山扶贫基金”,找到你要支持的项目后,可以实时微信支付捐赠,也可以转发朋友圈发起“一起帮”,充分利用慈善平台资源,带动全民参与慈善,助力精准扶贫事业发展。

                         撰文:郭冬冬 巫建文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