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省外视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外视窗

上海积极培育和发展专业社会组织

日期:2014-11-14 浏览:

 

上海积极培育和发展专业社会组织

 

  金伟静清楚地记得,戒毒康复回家后,穿着制服的警察上门带她去做尿检时,邻居们异样的眼神。后来,社工前来对她进行帮扶,这让金伟静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社会的平等、接纳和尊重。

  吸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失学、失业、失管”青少年……服务管理好特殊人群一向是社会治理的难题。

  上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姜平近日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上海“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主动转变社会领域政府一元化、单向度管理的传统观念,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实现社会多元共治、各方参与、良性互动,探索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社会化,努力建设社会和谐、法治完善、城市安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从“接不住”到“做强做专”

  探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接不住”是上海面临的首个难题——随着经济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原有的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社会化程度低,社会服务力量相对弱小,专业社会组织短缺,难以承接随着社会转型纷涌而来的社会事务。

  为此,上海市委市政府发文提出,按照“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各方参与”的总体思路,以推进禁毒、社区矫正、社区青少年服务管理工作为突破口,构建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

  随后,上海成立禁毒办、社区矫正办和社区青少年事务办3个机构,同时建立起“自强总社”、“新航总站”、“阳光中心”三大专业社会组织,分别承接禁毒、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社区青少年等方面的社会工作。

  这3个社会组织分别招募组建了3支专业社工队伍。目前,上海市各区县共设立46个社工站,街道(镇)层面设立600多个社工点,拥有2000多名社工和2.2万余名志愿者。

  同伴教育是国际上流行的社会工作理念,让戒毒成功人员担任同伴教育辅导员,现身说法,鼓励没有戒除毒瘾的同伴,向群众宣传毒品的危害,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金伟静就是靠着同伴教育走出了困境,如今,她也成为一名同伴教育辅导员。最近,她走进社区呼吁大家“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我已经痛过了,家庭也因此破碎。现在,我从废墟上重新站了起来,我不希望周围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金伟静一席话,触动了在场很多群众。

  为提升社工的专业化水平,这3个社会组织分别建立了专家委员会、专家咨询团队和专家督导队。上海还制定了专业社工的职业培训大纲,建立健全相应任职资格标准及认证注册制度。

  一支战斗力强、专业水平高的社工队伍逐步打造而成。如“自强总社”有社工740名,其中508人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社工师、心理咨询师持证率达71%

  从“钱不够”到“多方筹资”

  “我们出监监区每年都有不少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希望有社工提前来监狱做好帮扶工作,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上海市五角场监狱出监监区教导员张志挺说。

  “我们的社工擅长对刑释人员开展行为矫治、心理辅导和社会适应。”“新航总站”董事长乐伟中说,“新航总站”准备筹建一个相关项目“爱启新航”,但缺少资金。

  感觉到“爱启新航”是个非常有意义的项目,上海爱心基金会经过专项评审,决定每年资助该项目20万元。

  由于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特质,曾经,成长中的社会组织在运行资金方面非常依赖政府补贴,组织发展和业务拓展常常遭遇“钱不够”的困境。

  为解决这一问题,上海市委市政府再次发文,提出要转变思路,按项目需求,以专项委托或公开招标方式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辟多元化的资金渠道。

  目前,上海市、区两级财政每年投入1.27亿元用于购买专业社会组织的项目。“新航总站”的资金来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占78%,与企事业单位项目合作的占11%,社会募集的占11%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公益募集、项目合作共建三大途径,完善了上海社会组织的造血机制,保障了社会工作的有序开展。

  从“管不好”到“充满活力”

  得知杨浦区政府要为戒除网瘾项目招标,上海阳光青少年网络矫治社工师事务所等3家机构积极行动起来,最终,经过竞标、答辩和评审,阳光青少年事务所赢得了该项目,并在实践中获得了家长和青少年的好评。

  这样的场景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由于缺乏自身管理经验,工作机制不成熟,角色定位有偏差,较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都把社工站看成“事业单位”,出现“机关化”倾向。

  于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第三次发文,提出政府主要履行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考核评估等职能,以制度建设和项目落实的方式,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和自主运作,坚持市场化运作,避免出现“养人、养机构”现象。

  竞争,让社会组织充满活力。近年来,上海除三大专业社会组织外,其他专业社会帮教组织数量也不断增加。长宁区明心精神卫生社工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成立的,其职能是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就医指导、康复指导、个案管理等柔性服务。

  长宁区北新泾街道精神障碍患者解静,以前非常内向,不愿意踏出家门,还不让妈妈外出工作,家境非常困难。正是在明心社工站社工的帮助下,解静的脸上出现了笑容,现在她不仅会帮妈妈买菜做饭,还会做裙子了。一家人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据了解,为继续推进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去年,上海市委市政府第四次发文,对完善政府购买服务、适度开放的体系格局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上海社会组织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法制日报 法制网记者 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