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省外视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外视窗

珠海斗门区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

日期:2014-09-02 浏览:

 

珠海斗门区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

 

  点击浏览下一页

 

   纵观世界各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在当地承担了许多政府部门的职能,进而形成一种“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形态。当大部分社会事务通过社会组织进行运作和协调解决时,政府的机构将逐步精减,成为政策和方向的制定者和“掌舵者”,而具体事务则由更专业、更具效率的社会组织进行处理。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斗门具有49年历史,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跨越式发展,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有了优化的空间,近年来兴起的各类社会组织,就是因势利导的最佳印证。

  据统计,目前斗门区共有170多家社会组织,包括社工、信访代理、企业联合会、家政、志愿者协会、助学会等。从企业的融资,到外来工子女入学;从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到帮助老弱病残,许多原本需要政府出人力花时间去处理的问题,都由社会组织一手包办。可以说,社会组织,已经逐渐成为斗门人民的贴心“小管家”。

  “原来可能不需要某个社会组织,但随着社会功能的细分,某些方面的问题将会逐渐凸显,那么有关方面的社会组织就将应运而生。”斗门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育波对社会组织发挥的作用大加赞赏。他认为,政府就应该“越管越少”,让民间组织、社会团体成为社会管理的主体,发挥社会的力量,参与社会的管理。

  斗门区“律师进村(居)”的工作已全面铺开,花小钱、办大事、促稳定的模式让斗门的村民逐渐养成“信法不信访”的习惯,而政府也因此“长出了一口气”。“问题的解决,需要智慧,如果一项工作越做越累,越做越复杂,那肯定是管理方面出了问题。”李育波说。

  律师进村(居)工作让斗门区大部分村民的问题都在以“法”为核心的周围迎刃而解。而针对一些历史遗留的重大问题,斗门成立了“斗门区信访代理服务总站”(下称:服务总站),由曾经担任斗门区信访局、司法局以及区人大常委会骨干的退休老干部担任信访员,解决重大历史遗留问题。

  在日前结束的全省社会工作会议上,“珠海市斗门信访代理制”获评为2013年全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优秀项目,成为我市唯一获省评定的优秀项目。这个仅由5名固定退休干部组成的信访服务站,仅在过去一年,就受理信访案件8宗,出具处理意见书3份,成功解决6宗历史积案,有效疏导原斗门县水运公司改制及拆迁问题和原县建筑公司改制历史遗留问题等多个“烫手山芋”的案件,既为政府节约了处理棘手信访问题的资金及人力成本,又为日后引导其他信访群众依诉讼程序解决增添了有效渠道。

  “他们都是经验丰富,充满智慧,热心社会管理的老前辈,一些难以解决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才会交给他们。”李育波坦言,服务总站作为第三方社会组织,属全国首创,刚开始设立时心里还不是特别有底,但运行一年多以来,成效超出许多人想象。

  关键词:百花齐放

  为小微企业聘请“保姆”

  半年前,斗门某家具企业的老板赵发喜当选为珠海市小微企业联合会斗门分会会长,按他的话来说,这是自己职能的转变。“曾经我们都是单兵作战,现在是‘抱团取暖’,虽然责任更大一些,但这个组织让我们感受到温暖。”

  从一个企业的负责人,到如今30多家小微企业的“后勤部长”,赵发喜所承担的责任,是为小微企业兄弟和政府间构建沟通的桥梁。“担任这个会长之后,琐碎的事情多了,收集会员企业的意见,了解他们的困难问题,然后再跟政府沟通,力促事情的解决。”赵发喜说,虽然现在责任更大了,但我们解决问题的渠道也更加通畅,这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自从今年4月珠海市小微企业联合会斗门分会开始运作后,全区上万多家小微企业逐渐开始聚集起来,因为政策宣讲、信息发布、税收优惠、融资等一系列事关小微企业利益的问题,联合会都会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反应,而企业间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互通有无。

  “我们聘请了在金融业的人员到联合会担任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对于企业融资、手续办理、财务问题都有较为专业的解答。”赵发喜说,因为有了这个平台,许多问题都可以“内部解决”,而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小微企业也可以提供专业的法律知识,他们也将以举办讲座的方式,告知大家如何守法经营,在法律的范围内确保自身的利益等问题。

  除了这些服务性的功能外,联合会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听取会员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果内部解决不了,就向政府对接部门进行反映,敦促问题的解决。“通过资源对接,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降低了成本,也节约了时间,联合会这个组织就是小微企业的‘保姆’。”赵发喜说。

  联合会为小微企业搭建了沟通和资源共享的平台,而近期刚成立的“珠海五道门文化艺术协会”,也为斗门文化艺术届的工作者提供了参与社会服务的窗口。日前,该协会组织了多位省内知名画家到斗门作画写生,并且为一位患病的小女孩进行慈善拍卖。画家彭杰良表示,艺术界的朋友都非常希望参与社会事业,而这个组织为他们打开了参与社会服务的窗口。

  关键词:孵化基地

  草根组织在斗门有“家”

  随着社会功能的细分,社会组织的类型也将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志愿者协会、社工组织外,一些顺应社会发展的新兴社会组织在成立初期显得相对薄弱。“保护它们就像是保护自己的孩子,要给它们创造条件,帮助它们茁壮成长。”李育波对斗门区社会组织的孵化基地尤为看重,他认为这个孵化基地是社会进步的“加工厂”。

  据了解,斗门将开展全区社会组织现状调研,建立斗门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重点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类、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组织。“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主要的目的是为社会组织提供初期孵化、政策咨询、人员培训、项目指导等集约化服务,指导帮助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李育波说。

  虽说斗门是一个历史老县城,遗留问题多且复杂,但身处沿海地区,经济不断加速迈进的现实,让这个老县城不断焕发青春活力。李育波说,随着珠海西部生态新区概念的提出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斗门需要培育一批社会组织,延伸政府服务的触角。

  孵化基地目前正在进行选址,建好后的孵化基地将成为新社会组织的“幼儿园”,为其免费提供场所、水、电等问题。据介绍,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将具备孵化培育、能力建设、社会组织评估、信息交流、社会工作人才实践、公益资源共享、政策咨询等多种功能。力求针对不同的群体以及不同的社会需求,打造一批类型不同、范围广泛的社会组织,构建斗门社会管理的支撑体系,推动社会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赵发喜认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将为一批准备成立或者刚成立的社会组织提供一个重要的综合服务平台,让“幼儿时期”的社会组织在政府悉心培育下,成为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

  □ 延伸阅读

  社会组织是每个人的“小管家”

  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这是中央政府首次通过建立公共财政资助机制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扶持。政府事务性管理工作和公共服务要适当交给社会组织承担,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日前,位于新青科技工业园的珠海市协作者社会工作教育推广中心(简称珠海协作者),在工业园为外来务工子女举办了流动儿童公益夏令营,共27次活动,内容涵盖儿童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促进等方面。而珠海协作者成立的目的,就是关注斗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活,为流动儿童提供公益服务。

   像这样的社会组织,在斗门将越来越多。政府的力量再大,总有一些服务“死角”难以触及,所以社会组织自然形成了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治互联、政府工作与社会工作互补、政府力量与社会资源互动的良性机制,解决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社会组织是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纽带,是社会群体的“小管家”, 可以促进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   

                            (珠海特区报 记者 杨嘉 实习生 黄倩兰 陈咏筠 钟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