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出资培育社会组织 300万打造30个公益项目
主要资助10个方面社会组织
根据《通知》要求,此次创投活动拟征集立项30个左右公益项目,每个项目预算最高不超过15万元,总预算约300万元,创投活动资金由区政府财政划拨。创投活动主要资助社会组织在滨海新区区域内开展10个方面的社会服务活动,包括社会救助服务、社会福利服务、居家养老服务、优抚安置服务、残疾人服务、社会组织服务、社区事务服务、专业社工服务、公益慈善服务和社会志愿服务。项目申报工作将于今日启动,
滨海新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征集的创投活动要注重社会需求广泛性,在项目实施区域有一定比例的人群遇到相同的社会问题,注重目标定位公益性,项目服务要指向明确,受益群体清晰,公益色彩突出,力求一个项目塑造一个服务品牌。评审将依据申报项目的规模、服务能力、社会信誉等条件确定项目资金额度。项目评审中优先考虑面向民生、面向群众、面向基层的项目,优先考虑在特定领域发挥独特作用、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具有重大社会影响或作出特殊贡献的社会组织,优先考虑突出社会组织服务特色的项目。
政府出资发展专业化社会组织
“在创投项目这个理念没有被提出的时候,大多的公共服务都由政府部门提供,目前已经逐渐由政府唱‘独角戏’,到引进公益创投项目,演变成社会‘大合唱’的形式,从最初的社区人员的专业性和服务性不强的形式导致居民不太满意,到有专业的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来弥补社会服务的空缺。”天津泰达社会服务中心主任张颉介绍,通过项目的运作,可以将松散的社会组织由“游击队”变成“正规军”。此次申报创投项目,该中心将瞄准社会组织服务方面。
目前,新区共有社会组织2300余家,其中已经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有600余家,还有1700余家在社区备案。新区社会组织党工委副书记刘军熙介绍,新区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工作目前还处于分散式发展阶段,主要由各个委办局对应业务范围内的社会组织,属于定向的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此次组织社会组织创投活动,是新区成立以来首次成规模地、成批次地向所有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征集申报项目,这是一次新的探索。通过开展创投活动,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实施服务社会、服务居民、服务群众的公益项目,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每日新报记者 曹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