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省外视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外视窗

甘肃西和:社会组织“五个推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日期:2014-05-28 浏览:

 

甘肃西和:社会组织“五个推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西和县70个社会组织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立足“小型、分散、业余”的特点,结合各自实际和行业特点,发挥各自在不同行业的优势和影响力,以“五个推进”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水平,促进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着眼助农增收推进产业发展。西峪乡卢水村互助资金发展协会、民旺马铃薯合作社等25个社会组织,以粉条产业、半夏产业和马铃薯产业为龙头,积极听取各协会会员意见建议,提升农产品质量,拓宽农产品市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在助农增收中践行群众路线。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知名农特产品,卢水村生产的优质粉条已走出国门,远销东南亚;半夏种植协会克服半夏市场价格不稳定的不利因素,及时组织协会会员在哈药集团、兰州佛慈集团实地调研了解半夏饮片需求,掌握行业市场情况,调整种植规模,降低了广大半夏种植户的风险;全国马铃薯种植名人郭大权主动联系省农科院资深专家改良马铃薯品种,打造出的“黄江”品牌马铃薯驰名全国,截至今年5月,全县马铃薯产值已达6.9亿元。

着眼为民解困推进扶贫攻坚。抢抓“双联行动”和市委“433发展战略机遇,长道镇宁家村扶贫互助协会、洛峪镇剡庄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等19个扶贫互助协会积极争取双联贷款和妇女小额贷款600多万元,积极发展服务业、建筑业和种植养殖业,解决了缺乏资金导致的脱贫困局;西和县农学会及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惠农政策宣讲活动,举办核桃树高接换优培训班、务工技能培训班和中药材种植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7个,培训合格6489人,使贫困家庭户户有致富思路、户户有致富技术人才。

着眼普惠共享推进文化提升。晚霞湖民间文化艺术社等文艺团体,深入调查、发掘、整理、宣传境内的仇池古国文化、乞巧文化、石窟文化、书法文化、柳编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共形成调研报告12份,发掘整理出新编乞巧歌谣327首;弘艺书画社、雪骥书画社和仇池书法艺术社及时组织西和籍中国书协会员郑虎林等在省内开展了以践行群众路线为主题的书法艺术交流5次,通过优秀书法作品反映群众路线的精神内涵,传递社会正能量,群众反响热烈;老年诗书画协会组织中国文联会员黄英、赵继士等老作家创作文学精品,以高雅古拙的文风讴歌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好政策和好人好事,有72首诗词作品在《开拓文学》、《仇池》刊发。

着眼利民出行推进交通文明。市机动车驾驶员学会西和分会、夸父部落摩托车友协会组织会员多次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观看文明驾驶警示教育片,召开文明驾驶座谈会,相互交流经验,畅谈认识体会。主动联系交警部门,开展以“生命无价”为主题的文明交通行动,用交通安全事故视频和展板教育广大驾驶员,与15200多名驾驶员签订《安全驾驶民间公约》,倡导文明交通,保障了交通安全。

着眼社会和谐推进爱国教育。基督教爱国协会组织会员认真学习《宪法》、《宗教事务条例》,既唱《圣经》赞美诗,更唱爱国爱党赞美诗;县佛教协会、县道教协会依托白雀寺、观山庙会群众较集中的时机,及时把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宗教政策、打击和防范邪教等知识制作成29个宣传板,让信教群众在从事宗教活动的同时,学习了解党的方针政策,自觉抵制“法轮功”、“三赎基督”等邪教渗透;东岳帝君庙会、城隍庙会在戏曲节目的安排上,将《下河东》、《辕门斩子》、《还我河山》、《兵困牛头山》等群众喜闻乐见、歌颂爱国爱民思想的节目呈现给群众;县伊斯兰教协会阿訇以座谈会的方式讨论了利比亚、叙利亚、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巴勒斯坦等伊斯兰国家和地区形势,以鲜活事例强调了只有国家强大才能不被人欺负,只有爱国爱党才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广大信教群众生活才能幸福;四个宗教协会下辖的寺院、道观、天主堂、福音堂和清真寺等17个宗教场所全部开展了爱国爱党爱教主题交流座谈会。

                                                    来源:甘肃市州网群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