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驻太仓首席记者 徐允上记者 高振华)太仓市社会组织可以“合署办公”了。近日,随着总建筑面积
太仓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科科长顾群丰说,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是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三个基本元素,为激活基本元素的活力和动力,更加有效地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太仓市今年专门印发了《“三社联动”实施计划》,明确把“三社”互联、互动,形成联动机制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并将其列为太仓实施“政社互动”的十大任务之一。
据太仓民政局统计,目前,太仓共有各类登记社会组织310家左右,其中190家是社团,110家是民间非营利机构,3家基金会。社会组织数量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太仓市的社会组织虽然数量不少,但也存在不少问题。50%的社会组织发挥作用不是很明显,究其原因,这些社会组织都是从政府机构转换而来,人员、场地来自政府,具有浓厚的官办色彩。平时开展活动主要听从政府指挥,没有自己的项目,缺乏民间性和自主性,也没有独立发展的能力和空间。而一些能发挥作用的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又受到很多限制。如太仓义工联,募集到的钱物全交给捐赠对象,不收取任何管理费,日常开支都要由义工们自掏腰包。
据了解,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成立后,孵化培育区已有当地影响较大的太仓义工联、新航社等8个社会组织入驻办公。中心不仅免费提供场所提供设施,定期开展能力培训,组织参观交流,还每年为社会组织提供1至2万元的行政开支。“我们花这笔钱,不是去‘养活’社会组织,而是要以此为基础,拓展更多社会服务项目。”顾群丰说,进驻中心的社会组织将形成轮换淘汰机制,1至2年内,如果某组织经评估已完全成熟,具有独立发展能力,或者明显缺乏开展活动的潜力,则更换新的社会组织进入孵化培育区。
与孵化培育区相配套,联合管理区入驻了教育、体育、文广等7家业务主管单位,主要功能是加大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目前,太仓共有62家业务主管单位,管理着全市310多家社会组织,由于各主管单位对社会组织的重视程度不同,因此管理上并不完全规范。”太仓市民政局副局长周红亚说,联合管理区目前实现了分块管理模式,即商业类的组织全部交给工商联管理,农业类的组织全部交给农委管理。未来的计划目标是让社会组织管理社会组织,把管理职能从政府部门中剥离出来,如体育类的社会组织由体育总会管理,教育类社会组织由民办教育联合会管理。
来源: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