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省外视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外视窗

天津滨海新区创新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模式

日期:2012-03-20 浏览:

天津滨海新区创新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模式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昨日从区民政部门获悉,滨海新区作为全国首批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和全国社会组织“改革创新观察点”,创新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模式,规划设计了滨海新区社会组织服务管理“1234”系统工程,建设“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中心”,为全国首创。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各类社会组织应运而生,蓬勃发展。目前,全区社会组织总数已达到1812个,专职工作人员2043人,兼职工作人员2771人。各类社会组织为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的同时,也存在新的形势和挑战,如尚未形成服务管理的整体合力,亟需建立一个由科学合理“顶层设计”支撑起的覆盖全区、高效信息化运作的服务管理体系。为此,新区规划实施“1234”系统工程,整合行政部门资源,健全服务管理机构体系,培养专业服务队伍,力争用35年时间,在全区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和“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使社会组织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活性剂”,密切政府和群众关系的“吸附器”,维护社会稳定的“防火墙”,进一步促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构建和谐社会首善区。

  按照规划,“1”指由新区民政一个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分工负责;“2”指由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中心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两个支撑保障;“3”指由社会组织党组织、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联合会三个轮子驱动;“4”指由新区、管委会、街镇、社区()四级网络覆盖。目前,位于塘沽春风路新城家园底商的“滨海新区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中心”已经开始建设,有望5月份投入使用。该中心将承担起政策咨询、信息发布、年检服务、审计验资、评估等业务,为新区社会组织提供“一站式”服务管理。中心建筑面积902平方米,上下三层。一楼计划设置11个办事窗口和工位,设置一套具备及时更新、分析、研判的智能数据系统;二楼设置培训交流区,为社会组织提供学术研讨、经验交流、培训教育、联动协调等服务;三楼设置公益类社会组织孵化园,对有益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社会组织进行孵化。中心将配置20名社会工作者,专职负责“跑基层”,为全区一线社会组织服务交流。

  区民政局负责人表示,实施“1234”系统工程,是从硬件与软件上共同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保障。由一个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通力配合,形成了有力的领导带动作用;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中心与人才队伍相互支撑,使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工作开展有了“阵地”与“联络员”,便于服务基层网格,精干高效地开展业务;通过“三轮驱动”,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政府管理部门、社联三者的“联合议事”作用,降低管理风险,提高服务水准、阳光透明运作;搭建“四级覆盖网络”,在全区209个社区、146个村全部设立社会组织联络点,由专人负责本社区()社会组织沟通联络,使基层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模式向资源整合、条块联动、条专块统的“扁平化”方向转变。多措并举、合指成拳,促进滨海新区社会组织全面、健康、规范发展,打造社会管理创新的新亮点。 (记者 郭熠 张姝)

 

来源:天津北方网

编辑:韩宝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