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省外视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外视窗

深圳探索加强社会建设顶层设计

日期:2012-02-28 浏览:

深圳探索加强社会建设顶层设计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李舒瑜)前不久,深圳社会建设领域的“基本法”――《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促进条例》在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人民网时评称,这对全国社会建设的顶层设计具有“样板意义”。将社会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正是我市社会建设的重要特点之一。

  30个指标让民生幸福“看得见”

  去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在一号文件《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中明确了“两步走”的社会建设目标:到2015年初步建成民生幸福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原特区内外一体化水平全面提高;到2020年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市民参与共享机制更加完善。

  在此之前的201012月,市委市政府首次专题召开社会建设工作会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提出把社会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以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管理创新、加快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发展和规范社会组织“四个加快”推动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如何衡量社会建设的成果?此次会议发布的《深圳市社会建设考核指标体系》是一把精准的“尺子”。该体系从市民生活、公共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产业等五个方面设置了30个具体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并首次把“每万人社会组织数”、“每万人持证社工人数”、“居委会直选率”等指标纳入到各区政府考核中来。

  开全国先河编制社会建设“基本法”

  今年1月,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热烈的掌声中,我市社会建设领域的纲领性文件《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促进条例》获得通过。条例涵盖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组织、社区建设、社会管理等不同范畴,在公众参与机制、非户籍居民平等参与社区自治等诸多方面都做出探索性改革。

  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加快立法进程,力争率先形成比较完备的社会建设领域的基本法规框架。

  记者了解到,市人大常委会牵头,正在紧锣密鼓编制《深圳社会领域立法框架规划》。根据立法框架征求意见稿,今后10年,我市社会建设领域将订立60多项法规,其中,民生领域是立法重点。

  社会建设政策框架初步完善

  上公园、找社工……出门步行最多10分钟;借书、上课、看病……通过网络就能完成。未来五年,我市将基本建成“10分钟圈”和“零距离网”,市民生活更加便捷。不仅如此,原特区内外发展不平衡等现象将逐步消除,公共服务市场全面开放……

  结合“十二五”规划的编制,我市初步完善了社会建设领域的政策框架。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这些政策突出了几个特点,那就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推进政府职能转移,推进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

  这位负责人更向记者透露,为激发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我市正研究起草《社会建设簕杜鹃勋章暂行办法》,对在社会建设进程中做出贡献的个人给予表彰。

 

来源:深圳特区报

编辑:韩宝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