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社会组织登记门槛降低公益类无须挂靠
据星辰在线-长沙晚报报道(记者 颜开云 陈焕明)找个“婆家”挂靠作为自己的业务主管单位,一直是各类社会组织尤其是草根NGO(非政府组织)登记遇到的最大困扰。记者昨从市政府办公厅获悉,《长沙市社会组织登记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将于
现 状
门槛高影响公益事业发展
不久前,长沙高新区一群书画爱好者打算成立高新区书画协会,但是先得找到政府部门或是具有政府背景的机构“挂靠”才能进行登记。经过一番周折,最后幸亏得到高新区社会事业局的支持,协会才得以登记成立。
其实,社会组织登记难的问题在全国都非常普遍。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在民政部门注册的社会组织约44万个。而据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估计,全国至少有300万未登记的社会组织,近九成民间组织处于“非法状态”。
上海交大社会学学者
因此,尽管近年来涌现出大批以资助社会公益事业为宗旨的基金会,以慈善会、义工组织为代表的社会团体等,但这些民间背景的社会组织想取得正式资质困难重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发展。
新 规
公益组织等登记无需挂靠
作为争创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城市的长沙,根据民政部的相关政策,正在积极探索社会组织的扶持培育之道。
办法规定,工商经济类、社会服务类、社会福利类和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只要有规范的名称、章程和相应的组织机构,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工作人员和固定的场所,注册资金在3万元以上,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就可以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注册登记。
“这是新办法的亮点所在。”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同时,社区社会组织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登记门槛也降低了:不具备注册登记条件的,经所在街道、乡镇审查同意后可申请备案登记,且取消了原来3万元以上注册资金的限制。
探 索
政府可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
办法规定,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培育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应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机制,通过项目招投标、财政补贴和委托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扩展业务范围,提升业务能力。
市民政局局长曹再兴曾对长沙社会组织做过专门的调查研究,他表示要深化改革,拓展社会组织参与公共管理服务的空间。同时,可以定向委托、政府采购、项目资助、协议购买服务、福彩公益金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将社会能够自主解决、市场机制能够自行调节、行业组织能够自律解决的事项规范有序地转移或委托给社会组织,培养社会自治能力。”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