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行政管理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政管理

压实责任 抓实载体 推动社会组织党建显现活力

日期:2017-05-24 浏览:

压实责任  抓实载体

推动社会组织党建显现活力

(宣城市民政局)

近年来,宣城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在“体制机制、组织覆盖、作用发挥、基础保障”等四个方面“精准发力”,推动社会组织党建显现活力。目前,全市980家正常运转的社会组织已组建党组织262个,覆盖421家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42.96%,有专职人员的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96.6%。主要做法是:  

一、压实责任,着力完善体制机制

把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全市党建工作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一是理顺工作关系。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由市、县委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统一领导和管理,工委办公室实体化运作,配备专职人员;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均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同志,依托民政部门成立社会组织综合党委,逐步建立党委领导、部门联动、分类归口、区域兜底的党建工作管理体系。理顺社会组织党组织隶属关系,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由社会组织综合党委管理;主管部门党组织统筹负责本行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由所在街道社区和乡镇村党组织兜底管理。二是加强工作指导根据不同行业社会组织的特点,编印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引》,分六大类20小项,分类施策。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基层组织建设标准化的要求,编印了《宣城市社会组织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一本通》,规范指导各社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各级非公工委委员和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委员每人联系1-2个社会组织,每年调研指导党建工作2次以上。三是强化检查考核。年初召开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座谈会,与各县市区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向主管单位下达任务清单;半年召开工作推进会,日常随机调研;同时将社会组织党建纳入县市区委目标管理考核,形成年初部署、季度调研、半年推进、年终考评的工作机制。四是实施“三个同步”。在办理社会组织登记时要求同步提交《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承诺书》和《社会组织党员情况调查表》;在社会组织年检时同步检查党建工作,采集党建工作基本信息;在社会组织评估时将党建工作纳入指标体系,并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了社会组织章程示范文本,统筹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二、分类管理,着力扩大组织覆盖

坚持把扩大组织覆盖作为首要任务,针对社会组织特点,灵活设置党组织。探索建立兼合式党组织,有效解决党员组织关系分散、转接难,组织活动不正常的问题。一是条件成熟单独建。针对人员稳定,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社会组织,由业务主管部门或社会组织所在地党组织负责督促指导其及时单独组建党组织。全市单独组建的社会组织党组织153个。二是党员不够联合建。针对规模较小、实力较弱,正式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社会组织,采取与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业务相同的社会组织联合组建党组织。目前,全市联合组建的党组织共有109个,覆盖268个社会组织。三是依托行业统筹建。对党员人数不足的社会组织,纳入主管单位党组织进行重点帮扶,促其尽早单建。对有专职人员、无党员的社会组织,要求业务主管单位为其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积极开展党的工作,纳入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管理。四是属地管理挂靠建。针对坐落在村(社区)的社会组织,如果其党员人数不足,明确属地管理,挂靠所在地的村(社区)党组织建立党组织。同时,广泛建立工、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

三、丰富载体着力发挥组织作用

坚持把发挥作用作为根本目的,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为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一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立足社会组织实际和行业特点,精心设计活动主题,积极开展“党员金点子”、“党员先锋岗”“党员亮承诺”等主题实践活动,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的竞争优势。在社会组织党组织中广泛开展“衣暖人心”、“爱心送考”、“义务送春联”“结对帮扶”等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动员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攻坚、文明创建等中心工作,强化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意识二是开展示范创建活动。总结提炼党建工作经验做法,编印成册,供全市社会组织党组织学习借鉴。在全市选择基础较好的社会组织开展创建试点,培育树立典型,打造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全市共评选出20家“双比双争”社会组织先进典型。三是开展评星晋级活动。开展社会组织党组织评星晋级工作,划分5个星级,明确评星标准,每年一评,动态管理。先后评选授牌5星级社会组织党组织12个,4星级35个,3星级150个,营造争先进、赶先进、做先进的良好氛围。四是开展灵活多样的组织生活推行“发展献策会、意见恳谈会、连心议事会”,把党员教育管理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紧密结合;开通党建微信群、开办“微课堂”、“一刻钟”党课,结合实际开展“两学一做”;依托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引导社会组织党组织开展互动交流、技能培训、公益服务、文体休闲等形式多样的党群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激发党员的活力

四、强化保障着力夯实工作基础

坚持把强化保障作为重要支撑,保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有专人管、有经费办、有阵地开展活动。一是加强队伍建设。采取由党员负责人兼任、上级党组织选派、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选优配强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加大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力度,派驻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270名,覆盖578个社会组织。探索党务工作者津贴补助机制,按照每月300—800元不等的标准给予补助,调动党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党务工作者队伍的稳定。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市财政设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专项经费30万元,县(市、区)达到10万元。市县两级“五抓五送”共补助173社会组织党组织,社会组织党员交纳党费全额拨返实现100%三是强化阵地建设。对具备条件的社会组织党组织,指导建设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依托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按照“六有”标准,挂牌了社会组织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同时,积极协调区域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为社会组织党组织开展活动创造条件。目前,全市社会组织党组织已建成固定活动场所206个。四是强化教育培训。市县两级采取任职培训、定期轮训、专题研讨等多种方式,开展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工作,加强社会组织间的学习交流,提升业务能力。2016年以来,市县两级共举办各类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培训班19期,培训79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