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徽社会组织十件大事
1.我省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正式启动
2015年,为贯彻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省委深改组将脱钩试点列入年度工作要点,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实施方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通知成立了联合工作组,脱钩工作正式启动。《人民日报》委派记者来皖调研宣传脱钩相关工作,并分三期刊登了调研报告。
2.我省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地方标准对外发布
为规范全省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受省民管局委托,省社会组织联合会与省标准化协会、三方标准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联合起草了《社会组织评估规程》,2015年9月,经省质监局审定后,作为地方标准(DB34/T2442-2015)正式对外发布。这是我省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的第一个地方标准,也是全国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的第一个地方标准。
3.我省出台文件加强和规范社会团体管理
2015年12月,省社会组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社会团体管理的意见》。《意见》从内部自律、外部监管两个方面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规定,与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2013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和规范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形成姊妹篇,共同构成了我省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的总体设计。
4.我省推进社会组织反腐倡廉工作
为贯彻落实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反腐倡廉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升反腐倡廉的力度和影响力,2015年6月,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审计厅联合印发了我省加强社会组织反腐倡廉工作的实施意见,增加了工作领域和内容,创新了工作手段和措施,指导社会组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5. “安徽社会组织发展”理论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2015年,省民政厅会同省社科联、省政府参事室组织了第三届“安徽社会组织发展”理论课题研究,得到了省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相关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经申请、立项、结题、评审等程序,评选出奖项等次,获奖课题报告集第一次由安徽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6.我省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为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省委办公厅印发了我省的实施意见,省委组织部召开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座谈会,着力提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社会组织中的覆盖率,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引领社会组织提高服务能力,健康有序发展。
7.我省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
根据中央关于改革的决策部署,我省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先后取消了部分社会组织登记前的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取消了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成立、变更、注销登记的审批,取消了社会团体筹备环节的审批,取消了社会团体会费标准的备案,取消了社会组织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审批,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营造宽松的政务环境。
8.我省6家社会组织获得民政部表彰
为肯定社会组织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作出的积极贡献,发挥先进社会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社会组织服务能力,2015年,经省民政厅审核推荐,安徽省社会工作(者)协会、安徽济民肿瘤医院、安徽实践家文教慈善基金会、合肥市合肥之友联谊会、铜陵市生姜协会、淮北市江苏商会等6家社会组织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9.我省行业协会商会积极服务“调转促”
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全省行业协会商会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发挥自律、维权和服务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省级行业协会制定了行规行约1107条,为会员维权2097次,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96次;异地商会开展政企对接、银企对接和企业间对接317次,引进投资项目569个,投资总额71.6亿元。
10.合肥市异地商会会长首次旁听市人代会
为支持社会组织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促进异地商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合肥市有关部门首次组织8位异地商会会长旁听了市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异地商会会长们通过人代会平台,提出了有利于合肥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同时从投资者的视角向外界宣传合肥的发展政策,促进招商引资,坚定外来投资者在肥创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