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注重“三社互动” 创新社会治理
日前,铜陵市铜官山区朝阳社区围绕部分闲置用房的用途召开了一场居民代表听证会。有的居民代表提出,闲置用房应主要用作为老年人服务的场所,居民代表杨庆云提出了不同意见,不仅要为老服务,还要适当兼顾社区未成年人,建议同步建设科普室、培训室,充分考虑多层次年龄段的居民需求。该意见因得到较多居民赞同而被社区采纳。“社区的事情由社区居民自己说了算,这样我们做出的决定才能得到广大居民的认可,我们的社区也就更加和谐。”朝阳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主任卢保英这样说道。
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人才是社会建设的三个重要因素。铜陵市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有关要求,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三社互动”为重点,不断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结构,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和谐优良的人居环境和投资服务环境。
从“替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社区自治让居民声音“响起来”
民主选举是社区居民自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在去年底至今年初的城市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全市一县三区全部实行直接选举制度,直接选举率达100%,其中铜官山区天井湖、阳光两社区更是在全省首次实行城市社区居委会候选人提名“海选”。这一创新举措,充分调动了社区居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民主意识。
目前,铜陵市在城市社区全面推行“1538”工作法,即以进一步规范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工作为1个核心,健全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社区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等5个自治组织,完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社区居委会日常工作制度等3项自治制度,创新“楼栋自治”、管家计划等8个自治载体,初步实现了社区自治组织向居民院落、楼栋、单元延伸,进一步强化了居民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同时,通过全面建立社情民意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搭建社区为居民服务网上平台、开展各类民主评议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了居民民主参与和民意表达机制,为居民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造了条件,切实维护了居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传统“一刀切”的“替民做主”工作方法,正逐步转向居民自我管理社区事务的“由我做主”。
从“一元管理”到“多元治理”,培育发展让社会组织“活起来”
加快发展社会组织,有利于改变政府“一元管理”格局、降低行政成本、推动职能转变,促进多元治理。
近年来,铜陵市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推动了社会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较好地发挥了其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全市社会组织已发展到516个,另备案登记社区社会组织170个,平均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含社区社会组织)9个,2013年社会组织年增长率首次突破10%,居全省领先位次,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不同、覆盖广泛、功能各异的社会组织体系,有效促进了多元共治和政府职能转移。
为进一步增强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生机活力,铜陵市不断深化登记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非政治类、宗教类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适度突破“一业一会”的政策规定,逐步将社区“草根”组织纳入管理范畴,并实施登记与备案管理双轨制度,在准入条件上降低门槛。尤其是2012年初,铜陵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试点,取得了积极成效。2013年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共有15个政府部门、19个项目参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范围,涉及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民政等多个方面,现已初步建立起“政府立项、政府采购、合同管理、民间运作、评估兑现”的运作模式和制度框架。与此同时,能为多家社会组织提供孵化服务的全市社会组织培育中心也正稳步建设。
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考核奖惩让工作人员“动起来”
金口岭社区居民孔绍明最近遇上了烦心事。由于他的腿脚不大方便,伤残补助金发放存折遗失后,一直没有去银行补办。社区网格员曹安萍在日常走访中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帮孔大爷补办好了存折。了结一桩难事后的孔绍明感激地说:“我们有什么困难,社区工作者都是随叫随到,服务非常热心周到,我很满意。”
在以社区工作者为主体的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铜陵市严把准入关,明确年龄、文化、能力素质等基本要求,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并积极与在铜高校合作,充分利用其场地资源和师资力量,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同时,邀请热心社区建设的在职机关干部、社会知名人士、专业社工等,担任社区居委会下设各专门委员会的“兼职委员”,扩大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来源渠道,优化了社区队伍结构。
为充分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铜陵市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工作者考评体系,规范了社区工作者的薪酬待遇,并按照上年度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增长幅度,调整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标准。其中社区工作者的薪酬待遇包括基本工资、岗龄工资、职称津贴、岗位补贴、绩效奖励、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尤其对社工人才建立了专门的职称津贴,有效提高了社区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此外,加大了群众满意度在社区工作考核中的权重,将考评结果作为社区工作者岗位调整、薪酬待遇和解聘、续聘的重要依据,以“能进能出”疏通出口,建立了“上升通道”,促进了服务理念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来源:铜陵新闻网 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