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连日来,安徽省各市登记管理机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指示精神和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在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指导下,积极动员引导广大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齐心协力抗击疫情,展示了社会组织的应有担当。
蚌埠市: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市民政局于元月29日下发《关于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紧急通知》,要求各业务主管单位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全市社会组织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市社会组织管理局通过电话、微信群、QQ群广泛进行宣传发动。
发挥自身优势开展防控。蚌埠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基层医疗协会动员引导会员单位和关联企业加急生产紧缺防控医药产品和设备;蚌埠江苏商会、阜亳商会、中小企业协会等行业协会商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共同抵制哄抬物价等行为;蚌埠市医学会、护理学会等卫生类社会组织加强科学普及,梳理防控知识;蚌埠市心理学会、心理健康与咨询学会开设疫情防控心理咨询热线,免费为群众提供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服务。蚌埠市四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多家社工机构依托专业社工,开展系列服务,成为当地社区的好帮手。
协助政府做好相关工作。全市多家公益社会组织积极配合社区加强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重点关注特殊人群,对社区内的空巢老人、残疾家庭、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进行重点宣传。蚌埠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会同全市33家社会组织发出倡议,市稳恒者公益协会、市善星公益协会等30余家社会组织中的党员志愿者融入社区开展疫情排查。蚌埠市慈善总会积极开展专项募集活动,共募集资金124.2万元和价值90余万元的物资,全部投入到防控工作第一线。
池州市: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勇当“党员先锋队”。社会组织党组织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冲锋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池州市个体民营企业协会、池州太极拳运动协会等党支部组织党员志愿者、入党积极分子,深入疫情防控第一线开展巡查核查工作,通过缴纳特殊党费方式支援疫情防控。
应急救援,社会组织甘当“卫生防疫队”。池州曙光公益救援队、池州蓝天救援队派出救援车辆,自1月28日以来,持续在全市主城区和周边乡镇环绕进行防疫卫生消毒工作,累计消杀面积逾600万平方米,并组织队员为市医院发热门诊、防控值勤点搭建临时帐篷30余顶,无偿献血2000毫升,帮助爱心企业运输疫情防控物资等。池州秋浦医院到殷汇敬老院为老人们测量体温、检查身体,开展防控工作。
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善当“防控宣传队”。池州彩虹公益志愿者协会、三献志愿者协会、乐邦职业培训学校、家庭服务业协会、908雷锋爱心车队、未成年保护协会等30余家社会组织深入主城区21个社区和高铁站及高速路口,开展疫情排查、卡点值勤、心理援助、体温检测和宣传教育等工作,及时推送防疫知识,通过流动广播宣传告知疫情防控动态、联防联控的政策措施。
公益服务,社会组织争当“疫情支援队”。池州市慈善协会共收到20余个社会组织捐助善款逾1500余万元,陆续投放到疫情防控一线。池州尚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九华山公益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向社区赠送口罩11000个以及各类消毒防护物资等,奉献爱心,共克时艰。
滁州市:
思想上抓统一,全市社会组织众志成城抗疫情。1月27日,滁州市民政局向县(市)区社管局、全市社会组织发布了《关于做好社会组织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倡议书》,要求全市迅速行动起来,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取消一切聚集性活动。8个县(市)区积极响应,分别向所属社会组织发布了倡议书。滁州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也在第一时间向全市社会组织党组织发布了《关于强化滁州市社会组织党组织引领助推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社会组织党组织第一责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市1700家社会组织积极响应,共发出疫情防控倡议书1120封。
行动上抓落实,全方位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滁州市社管局采取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进社区的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摸排走访和宣传工作,成立抗击疫情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对亲密接触疫情并情绪波动的人群进行心理援助安抚。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为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提供餐饮服务,对存在违反规定提前复工的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劝阻,至今未出现一例违规开工的情况。民办学校、医院等实体型社会组织全面摸排湖北籍师生名单及去向,并定期发送防疫提醒;医疗类社会服务机构均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管理领导小组,先后有19名医护人员报名请战支援武汉疫区,其中1名同志作为滁州市第三批援鄂医疗分队成员到达湖北。
据不完全统计,滁州市各类社会组织捐款捐物共计300余万元,全部用于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铜陵市:
提高政治站位,组织宣教到位。及时向全市社会组织发布《倡议书》、转发《疫情防控手册》,引导社会组织充分认识做好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督导社会组织加强内部防控管理,暂停举办一切大型聚集活动。广大社会组织采取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微博、广告栏宣传、创作抗疫歌曲等多种渠道和形式,深入宣传疫情防护知识,确保组织成员不信谣、不传谣。
助力基层防控,志愿服务到位。号召专业社工机构和志愿组织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下,配合乡镇办、社区(村)和相关部门积极开展防控宣传和排查工作。铜陵市传统文化交流协会、阳光救援公益协会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铜陵市向日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15户残障居民送去生活物资及防护用品。铜陵市雷锋车队志愿者协会倡导会员加强自身防护,做好车辆消毒,规范经营管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坚守岗位,保障市民出行安全。铜陵市郊区金苑社区志愿者协会、幸福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积极配合抓好社区防控基础工作,确保疫情信息排查精准、动态信息及时上报。
广泛动员发动,捐款捐物到位。鼓励慈善组织按照《民政部关于动员慈善力量依法有序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公告》及省市相关要求精神,结合疫情地区的需求依法依规开展公开募捐。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0日,铜陵市慈善总会、光彩事业促进会、红十字会等收到社会各界捐赠款372.74万元, 其中铜陵市青年企业家协会、餐饮商会等社会组织多渠道捐赠资金及物资折合人民币104.91万元。各慈善组织及时在官方网站、微信APP定期更新捐赠款物收入和支出情况,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主动担当作为,暖心举措到位。各社会组织强化责任担当,积极有序参与疫情防控。铜陵市餐饮商会主动取消各类集体聚餐活动825次,退订一万余桌宴席,主动为疫情防控单位提供免费盒饭,并帮助餐饮企业协调减免房租等事宜。铜陵市药品零售行业协会等发出倡议,呼吁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严禁哄抬物价、囤积居奇。铜陵市互联网行业协会19家成员单位达成“五不五要”自律倡议,把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络关”,共创清朗网络空间。铜陵市与我同行爱心协会、阳光少年公益协会等社会组织采取电话、网络拜年方式持续向重点服务对象表达祝福与关爱。铜陵市作家协会、秉烛诗书画联谊会、艺术摄影协会、合唱协会、曲艺家协会等多家文艺类社会组织以文艺作品形式,宣传政策和科普知识,颂扬一线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
优化登记管理,便民利民到位。制订完善社会组织登记服务窗口疫情安全防护具体方案,严格落实登记服务窗口疫情防控举措。全面落实社会组织政务服务网上不见面办理业务,引导群众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进行登记管理政策咨询和业务办理。对年检、评估、抽查检查等社会组织日常监督管理工作,通过简化手续、优化流程、线上办理及延迟办理时间等方式予以灵活处理,尽最大力量支援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