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决打赢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连日来,安徽省各市登记管理机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指示精神和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在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指导下,积极动员引导广大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齐心协力抗击疫情,展示了社会组织的应有担当。
合肥市
一、提高政治站位,在疫情防控中坚定敢打必胜信心
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宣传引导。合肥市民政局印发《关于动员和规范市属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倡议书》,肥东、长丰县民政局印发《告全县社会组织的一封信》,号召各社会组织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合肥市律师协会等近百家社会组织以不同的方式,向全体会员和群众发出倡议,勇于担当,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二、坚持严防死守,在疫情防控关键环节守死守牢
把自身防控环节守牢。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各社会组织立即停止举办各类年会、团拜、展览、交流、大型会议和赴外地集体活动等公众聚集性活动。市医学会连发4份通知,倡导科学预防、积极防治,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市房地产业协会、市清洗保洁行业协会要求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网络等灵活方式在家上班、远程办公完成相应工作。
把人员流通环节把死。市旅游协会立即倡议会员单位暂停组织团队旅游、自驾游及“机票+酒店”各类旅游产品经营;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要求全市餐饮企业一律取消或后延集中餐饮消费活动,暂不承办城乡各类群体性聚餐,对已预定的群体性聚餐活动,主动与客户协商取消或改期;市灯谜学会立即停止举办元宵节猜灯谜活动。
把市场秩序环节控稳。市医药行业协会、市药品零售行业协会及时号召会员企业组织力量,加班加点生产,及时补足货源,确保产品供应;市豆制品行业协会、市副食品商会倡导会员单位加强行业自律,防止哄抬物价,稳定市场秩序。
三、彰显仁心善行,在疫情防控中诠释家国情怀
大爱无疆,积极筹措疫情防控款物。合肥市慈善总会发起“抗击新冠肺炎”公开募捐活动。截至2月9日,共接收捐赠款1412万元。合肥市律师协会发动全市各律师事务所及广大律师捐款107万元;捐赠防护服等价值约21.6万元。合肥市善水环境保护中心购买N95口罩10000余副、消毒液20余吨等物资,捐助给防控一线人员和养老机构。
接力奋进,携手共筑疫情防控钢铁长城。合肥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积极发动会员单位为抗“疫”勇士奉献爱心。蒸小皖餐饮公司持续为中科大附一院感染病院医护人员免费送餐。同庆楼酒店无偿为医护人员提供午餐和晚餐。合肥市蓝天救援队制定行动方案,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宣传普及,协助交警部门做好对合肥绕城高速各路口和城区主干道等场所的疫情摸排和人员车辆管控。
六安市
一、积极捐款捐物
六安市迎驾慈善基金会筹集资金定向捐赠200万元给霍山县红十字会,捐赠300万元给六安市红十字会。金寨春雨公益协会动员会员踊跃捐款,已募捐3万余元购买防控所需物资。六安市房地产业协会积极寻找购买渠道,购买19380只医用口罩,捐给金安区政府。金安区房地产商会将募集的10万元等款物全部用于抗击疫情工作。六安浙江商会会员企业自发捐物达170万元,捐款4万元用于金安区工商联统一采购防疫用品。金寨在外创业者协会采购10万只一次性口罩、1万只乳胶手套等物资,第一时间发往家乡金寨。该协会50余名会员累计捐赠 50万元防疫物资。霍山县西山文化研究会、霍山县在外创业人士捐赠霍山县红十字会14万余元。六安市四叶草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共募捐善款13470元,专项用于市人民医院购买防控防护用品。
二、助力基层防控
六安市志愿服务联合会配合市志愿服务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在全市招募志愿者开展城乡社区(村)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按要求协同相关部门做好防控工作。六安市爱心妈妈巾帼志愿服务队联合六安异业联盟专程向裕安区狮子岗乡捐赠了25桶84消毒液,同时将募集的款物全部无偿捐助给社区和乡镇一线工作人员。六安爱心车队捐发2吨消毒原液用于六安市城区居民小区的环境消毒防护工作。车队队员自发走进社区积极参与消毒、防疫宣传、交通疏导等。
三、开展心理援助
六安市心理咨询研究院针对部分被隔离的特定人群以及普通居家隔离群众出现情绪问题、需要心理援助现状,迅速从六安本地心理咨询师、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中招募40余人,组建了一支心理志愿者服务队,并采取网络培训方式对服务队成员的援助方法、伦理准则、督导要求等进行培训,同时制订了服务流程,于2月1日向社会提供公益心理援助,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六安市养老服务信息中心依托市政府12343咨询热线,坚持“全年无休、24小时守侯”服务,积极发挥全民抗疫大军中的有力助手作用,并开展线上灾后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服务,为出现恐慌、焦虑、疑病等不良心理反应的人群提供公益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
四、多措并举助抗疫
六安市演讲与朗诵学会充分利用微信、短信等多种平台,大力宣传疫情应急科普知识,并在微信公众号中开办“声”援武汉专栏,发布会员优秀主题作品。六安市音乐舞蹈家协会会员们精心创作,用音乐作品讴歌奋战在控“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目前,共创作歌词三十余首,歌十余首。该协会打造的原创公益歌曲MⅤ《封不住的挚爱》在全市各平台广泛传播。金寨春雨公益协会协会组织 “医护人员爱心车队”,为医护人员上下班免费提供爱心车辆。六安市“爱心妈妈巾帼志愿服务队”利用微信公益群,向800多名成员发出无偿献血倡议,帮助缓解湖北医疗用血现状,并和市中心血站对接,采取网上报名,分期分批错峰献血。六安中山医院购买4万余个口罩捐给公安分局等抗疫一线。六安康运医院、市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天免费向市民发放预防中药。六安市启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三社联动驻点街道为宣传阵地,对所在社区特殊人群进行电话访谈100多人次。
五、行业协会积极作为
六安市预防医学会的会员们放弃与家人团聚过年机会,分析研判疫情,为皋城平安贡献力量。六安市药品零售行业协会倡议会员企业积极做好准备,全力保障口罩、相关防治药物等供应及质量安全,维护药械流通市场稳定。六安市酒店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移动六安分公司全力保障全市通信畅通,配合开展疫情防控提醒。六安市机动车检验检测协会向全市17家机动车检测机构会员单位发出倡议书,已将募捐款13.6万元汇至六安市慈善协会专用账号。
截至2月9日,六安市红十字会已接收捐赠资金530万元,接收的捐赠物品已按相关要求分配到位。六安市慈善协会共接收专项捐赠款物253万元,支出专项款物114.7万元,结余资金138.2万元由六安市应急指挥部统一调配使用。
宿州市
宿州市民政局成立了社会组织动员组等各专项组。市社会组织管理局通过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和各地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微信工作群等方式,向全市社会组织部署做好防控工作。全市社会组织通过线上线下,在各自领域发挥专业优势和行业自律功能,与其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抗疫阻击战。
一、加强心理疏导 做好人文关怀
宿州市心理卫生学会、市润德职业培训学校、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南风心理社工服务中心和各县区心理服务类组织开设多条爱心公益心理援助咨询热线,开展心理疏导、危机干预和心理辅导。
二、参与抗疫消毒和社区联防联控
宿州蓝天救援队党支部党员和志愿服务队员连续对华电、水木清华等97个小区开展疫情防控消毒工作。各类公益组织和志愿者自发起来协助街道、社区开展防控。宿州阳光天使公益助学中心、市劳模协会、市灵璧石协会等纷纷进驻社区,积极配合社区居委会开展疫情知识宣传、劝阻居民外出、人员登记等疫情防治工作,为全面筛查和摸排助力。
三、发挥职能作用,保障民生物资供应
市粮食行业协会迅速联系会员企业安徽安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抓紧恢复生产,保障药用乙醇的供应,已累计供应药用乙醇3000余吨。安特食品公司员工初二全部到岗,该公司每天生产75%乙醇消毒液140吨,大部分驰援疫区防疫工作。粮油会员企业竭力保障粮油供应不断档、不断供,不哄抬粮价。市疏菜水果协会和百大集团通过人工、互联网平台组织货源,每天保证供应量在1500吨以上。
四、捐款捐物,助力防疫阻击战一线需求
宿州市建筑装饰协会各会员企业单位采购4台高压消毒仪器和消毒药品捐赠给宿州蓝天救援队使用。宿州市芬芳公益诗书画研究会和市空竹运动协会的志愿者们加班配制1000余份中药茶饮,送给抗击一线执勤人员。市公益顺风车志愿者协会向全体会员筹集善款13000多元。市个体民营企业协会会员捐款近4万元到市红十字会。市工程建设造价协会各会员单位和个人捐款2万余元,筹措医用酒精、口罩等物资,派送到各医院医护人员手中。
五、积极开展防疫精神正能量宣传
宿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组织创作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灾”为主题的书法作品,以书法艺术形式为抗击疫情做贡献。市美术家协会公众号推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宿州美术家在行动》。市芬芳公益诗书画研究会党支部创作了 “大笔如椽防疫情”诗书画作品,凝聚抗击疫情的精神力量。埇桥区青年企业家联合会会员们创作了“抗击疫情、你我同行”爱心MV《让世界充满爱》。
黄山市
一是普及防控知识不添乱。广大社会组织及时发出倡议书,引导会员按照科学指引做好个人和身边亲友的防护工作,同时做好网络舆情指导工作,正确理解、积极配合、科学参与,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二是主动奋战一线担使命。黄山市护理学会、警察协会等倡导会员做“最美逆行者”,14名护士已踏上了支援湖北武汉抗击疫情的一线战场。市内医护人员坚守岗位,战斗在病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身体力行。
三是开展捐款捐物献爱心。全市30余家社会组织向会员单位、个人开展捐赠倡议。截至目前,全市社会组织向红十字会、防疫指挥部等捐款180万余元,捐赠口罩16000个以及一批防疫紧缺物资,金额达40万余元。
四是发挥行业优势显担当。全市旅游饭店业、文化娱乐业、民宿、快递等协会结合本行业特点,纷纷推出行业防控指引。建筑行业协会及时参与到疫情防控工程建设中。银行业协会积极倡导金融机构调整政策惠民生。
五是志愿组织行动助战“疫”。全市11家已登记的志愿服务组织及大量社区备案的志愿队伍迅速行动,除了捐款捐物,更是组织志愿者及时将捐赠的物资分发到防疫指挥部、医疗机构、社区等急需防疫物资部门,用真情温暖关爱一线工作人员。同时,他们还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防疫宣传、卫生消毒等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