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社会组织开展纪念“汶川大地震”
十周年暨应急救援综合技能演练
5月12日,由阜阳市社会组织市蓝天救援队组织的纪念“汶川大地震”十周年暨应急救援综合技能演练活动在“蓝天救援训练基地”举行。阜阳军分区、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政府应急办、市民政局、市人防办、市海事局、市地震局、市红十字会等相关单位领导出席活动。
活动开始前,全体肃立,为在地震中逝去的同胞和参加抗震救灾而英勇牺牲的英烈默哀。
演练分四个模拟场景,即消防应急救援、地震坍塌救援、高空绳索救援、战地医疗救护。在消防应急救援演练中,市蓝天救援队的消防队员们,在接到火警后,迅速驾驶蓝天救援队消防专车赶到火灾现场,以专业化的技术水准迅速扑灭了大火;在模拟地震坍塌救援演练中,救援队在倒塌的房屋废墟中仔细搜寻被困人员,不时地大声呼喊“有人吗”。在听到微弱的求救声后,队员们迅速使用专业探挖工具,开凿了一个出口,救出了被困人员;在高空绳索救援演练中,救援队员们以娴熟的动作攀登到救援楼顶,利用绳索将被困人员及时救助到地面安全场地;在模拟战地医疗救护中,救援队员冒着枪林弹雨匍匐前进,剪断铁丝网到达受伤人员身边,在队友们的掩护下抬上担架迅速撤离战场。至此,应急救援综合技能演练圆满结束。
阜阳市蓝天救援队自成立以来,无偿地、积极地开展溺水人员打捞、走失亲人寻找、应急抢险救援、大型活动安保等活动,并自筹资金建立了“蓝天救援训练基地”,研制发明了“老仔钩”、“狭窄竖井提升器”等多种实用救援设备。多年来,阜阳市蓝天救援队无偿打捞溺水人员近千人,寻找走失人员450余人,开展防溺水宣传546场次、50余万中小学生受教。
近年来,阜阳市采取缩短办理时间、降低登记门槛、减少登记环节、简化登记材料等措施推动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覆盖广泛、活动规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组织体系,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市已登记服务于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扶贫、济困以及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领域的公益类社会组织200余个。这些公益社会组织为提升我市公共服务能力以及精神文明创建做出了积极贡献。
(阜阳市民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