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组织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组织风采

老骥伏枥 不忘初心——黟县老科技协会17年纪实

日期:2018-01-12 浏览:

老骥伏枥   不忘初心

——黟县老科技协会17年纪实

在黟县活跃着这样一支老年科技队伍,他们利用自身掌握的种养专业知识,学习十九大精神,发挥人脉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协调,在特色种养与加工业,发挥着“传帮带”和先锋引领,模范带头作用,成为黟县现代农业攻坚战与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又一支生力军。 

●夯实基础,加强组织建设

加强组织建设是做好老科协工作的保证,县老科协每年都有组织建设的重点和措施。重点是强内功,提素质,增活力,在提升老科技工作者能力上下功夫。本着自愿的原则,吸纳新会员,增加新鲜血液,助推老科协组织增添新活力。17年柯村镇、美溪乡相继成立老科技工作者分会。目前县老科协会员总数118名。各分会都能达到会员管理科学化、统一化、系统化、动态化,增强了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坚持深入群众,沉下身心当好参谋员

黟县老科协自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围绕县委、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与精准扶贫中心工作献计出力,根据成员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推广特色种养加工产业发展的目标。特色种养与加工产业在全县究竟发展得如何?老科协的老同志们抱着一颗为民之心,组织成员到全县各个乡镇村开展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发现特色种养与加工的广大发展前景,同时很多农民群众致富无门种养无路,缺少连接的纽带;该县有很多特色食品,很受民间欢迎,但一直多是在民间小家庭制作待客,没有发挥好应有的经济价值,挖掘不够。他们将调查的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呈送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并积极和县里有关部门沟通。在老科协的建议下,该县顺应供给侧改革,大力支持发展在本地有特色、有市场的蚕桑、香榧、茶叶、香菇、竹笋等食品生产与加工。

●求真务实,调查研究成果突出

1、3月16日,由县老科协牵头,县科协及宏潭乡联合组成调研考察组,聚焦合作、共同谋划宏潭龙凤山旅游开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后,就龙凤山特色及景区的界定,下一步开发的定位等问题发表真知灼见。认为龙凤山的景点构成要素完全而且丰富具体,提出要科学设计,要做好旅游规划和生态保护工作。

2、4月16日到宏村镇朱村蔬菜产业基地进行调研。随着旅游的蓬勃发展,黟县蔬菜市场供不应求,压力增大,如何把朱村蔬菜产业做大做强,在听取基地负责人的汇报后,调研组实地查看了基地大棚蔬菜种植情况;共同探讨当前蔬菜产业发展形势,在发展中借用互联网平台,巧妙做好农旅结合文章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并要求县直各部门要做好服务工作。

3、8月18日,县老科协组织专家考察组来到宏村镇中心卫生院考察调研,了解当前宏村镇卫生计生工作情况。一致认为宏村镇中心卫生院作为黟县旅游重镇的窗口服务单位,要高标准严要求,沿着“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思路,加强人才培养,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要求。

4、11月8日,老科协参加关工委组织的农机化调研。调研发现,我县山区农机水平较低,整体发展不平衡;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组织建设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农机化创新意识不足;农机农艺融合程度不够;对农机化发展的投入不足等问题。由此,要高效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精心培训青年农民农机操作手;要加快农机化科技创新步伐,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助推县域经济再上新台阶。

●创业创新,为服务科普尽心尽力

创新发展必须由项目支撑,今年,老科协会员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帮助企业、基地编制发展项目15个,24位会员继续被聘任为技术指导和项目监理。基地新上《有机茶基地开发及茶叶清洁化加工厂》建设项目自投资金300余万元,争取项目资金达80余万元。建成有机茶基地600亩,茶叶清洁自动化红、绿茶加工生产线两条,生产干茶1.5万斤,产值300万元,茶农年均增加收入800元。2017年又为该企业编制项目向上争取资金22万元。

县老科协旅游经济组组长、高级教师,原黟中校长胡时滨同志为县职高和宏村学校150余名学生讲授了旅游+地名文化、节能环保、生态保护等科普知识,从而提升了青少年的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

●农技下乡正当时,科普惠农助扶贫。

2月21日、5月27日两次,县老科协、组织茶叶、香榧专家到省级贫困村—宏村镇泗溪村,开展科技扶贫促春耕活动,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两位专家就泗溪茶叶、香榧两大特色产业进行扶贫攻坚技术讲座,培训会上,参训农民不时被专家们通俗易懂的语言、技术细节要领所打动。培训内容涉及茶种选择、种植到茶园管理、深耕除草到施肥、采摘加工到保鲜;香榧育苗、香榧嫁接、香榧病虫害防治、香榧加工和品质提升的传授,迎来了听众的共鸣和互动。两次参训农民80余人,其中贫困户40余户,发放科技资料200余份,听众在会场的表现,证明了广大党员和群众对先进农业技术下乡普及的渴盼。

● 彰显特色,论文献策水平有了新提高。

为提高论文献策质量,今年,相继召开专题会议,选定课题,深入涉农、涉旅单位和社区开展调查研究,倾听呼声,掌握第一手材料,经过筛选和综合分析形成了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性、内容涉及农村经济结构、古民居保护、医疗健康卫生、旅游资源保护和深度开发利用等论文及调研报告20篇。今年11月19日在省老科协2017年科学论坛会上,我县上报4篇学术论文获2等奖3篇、3等奖1篇,获奖率100%。老科技工作者的这些意见和建议受到了县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和采纳;体现了不忘初心,积极奉献的工作热情。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该县老科协秘书长张意清表示,2018年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竭诚为老科技工作者服务。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作为、量力而行、发挥优势、务求实效的工作方针。继续同心壮大老科协基层组织建设。继续同心实施专题调研和论文献策活动。继续同心开展科普宣传。继续同心推进“众创”氛围,服务三农和农业科技、卫生健康下乡,进社区,入校园活动。寻求更新的形式开展好科普宣传教育,把科学知识送到农民手中。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民政局  唐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