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助癌友 康复一起走”抗癌志愿者行动暨揭牌启动仪式
12月5日,由安徽省志愿者协会公益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志公委)、安徽省癌症康复协会主办,合肥欧图欧社区发展中心承办的以“爱心助癌友、康复一起走”为主题的抗癌志愿者行动暨揭牌启动仪式在凤凰肿瘤医院隆重举行。60多位来自省志公委癌症康复协会的志愿者及癌友齐聚一堂,为肿瘤患者搭建一个交流康复的平台。
上午9:30,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志愿者身穿红色的队服齐聚安徽省癌症康复协会办公区,用他们积极乐观的奉献精神为癌症患者建立一个坚强的后盾。
安徽省癌症康复协会会长崔永华发表讲话时提到:“志愿者队伍的成立不局限于形式上,而是落实到住院病人实实在在的服务上,帮助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合肥凤凰肿瘤医院院长承大松表示“癌症不等于死亡,我们要把癌症当成慢性病来看待,通过治疗和心理身体的康复很多病人都是可以痊愈的。”而安康会志愿服务队存在的意义,就是通过服务让患者消除恐惧,增强信念、坚持治疗和获得最大程度的康复。
今年75岁的李森是癌症康复协会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他于1993年患上直肠癌,经过手术治疗痊愈。他表示希望用自己的实际经历鼓舞患者树立信心。他向大家分享了他的抗癌经验“心态很重要 不要怕 要走出来。”
省志公委领导为到场的二十位志愿者颁发证书,志愿者们的宣誓更是把此次活动的气氛推向高潮。紧接着省志公主任刘骆辉和凤凰肿瘤医院的承大松院长为安徽省癌症康复协会志愿者活动中心揭幕。
来自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研一学生王在超作为学生志愿者代表发言时提到:“此次志愿者服务队活动既是对各位病友的殷切关怀,也是对青年志愿者精神的有力传承。”在他看来,志愿者工作是一项致力于未来的事业。参与志愿者工作,既助人也助己,既乐人也乐己。
此外,该启动仪式以12月1日《志愿者服务条例》的正式施行和“12.5”国际志愿者日为契机,还开展有计划的病友探视活动。
李森在探视一位王姓病友的时候,就拿自己的实际经历来鼓励病友要好好接受治疗。李森提到现在的医疗技术很发达,只要把心态放好,认真对待癌症这个疾病,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就有很大的机会康复。他提醒病友即使吃不下饭,也要为了身体康复多吃几口。
院长承大松在巡房的过程中提到:“帮助病人建立抗癌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有助于病人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上都能跟得上。
曾经患有两种癌症的汪世学感慨道:“生命在于运动,疾病在于精神。”今年67岁的他加入癌症康复协会志愿服务队已经四年了,他表示加入这个协会的初衷就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病友癌症不可怕,但是要认真对待它。他提到癌症康复协会对癌症患者意义重大,这是一个群体抗癌,科学康复的重要平台。而且协会会不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帮助患者在身心上得到康复,如参加腰鼓队、合唱团、健身队。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癌症5年存活率只有30%,远低于发达国家。全国每年有近300万的人死于癌症,而其中近三分之一的人是被“吓死”的。一些人对于癌症了解甚少,有的因为恐惧放弃了治疗,有的采取了错误的治疗方式,也有的缺少正确的康复知识,因此失去了生命。
为了挽救更多癌症病友,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健康中国,安徽省癌症康复协会筹备组织了癌症康复志愿者队伍,向病友们宣传“癌症不等于死亡,癌症是可防治的慢性病”的正确理念,为病友们传授正确的抗癌康复知识。鼓励癌友振作精神、树立信心、科学抗癌、享受生活和感恩社会的关爱。安徽省志愿者协会公益工作委员会对此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通过此次活动,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和组织关注帮助癌症患者群体,让更多的癌症患者知道“安徽省癌症康复协会”这个大家庭,积极参与进来,群体抗癌,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癌症康复患者加入志愿者队伍,“爱心助癌友、康复一起走”。
(崔永华 文 / 曾菁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