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安徽卷》首发座谈会在肥举行
5月16日上午,《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安徽卷》首发座谈会在肥举行,标志着由我省参事、馆员和专家学者编写的又一项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务院参事室原副主任、《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组委会主任陈鹤良,省政协副主席韩先聪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副主编程毅中,省文史馆馆员、《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安徽卷》主编郭因,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社科院院长陆勤毅分别发言。省政府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邱江辉主持。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是经国务院领导批准编纂的一项浩大文化工程,共34卷1700万字,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上迄文化源头,下至辛亥革命,按行政区划分别介绍各地文化的发展脉络及亮点。《安徽卷》在安徽省2任省长和3任秘书长的大力支持和省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的严密组织下,编委会全体同志发扬安徽历史文化中“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论证、编撰、审核等阶段,追求极至,善始善终,一路领先,最先出版。《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执行副主编陈鹤陈鹤良及到会的程毅中、陆勤毅、郭因等专家对《安徽卷》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一卷在手、通览安徽、古近大观、精华集粹,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学术性、可读性强,与其它33卷一起形成了我国第一部全版图分区划全面介绍各地地域文化的丛书。
省政协副主席韩先聪指出,《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安徽卷》结构新颍、内容全面、立意高远、严谨规范、兼容并蓄、特色鲜明,体现了中央文史馆“学术性、现实性、可读性相统一”的要求,充分展示了安徽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在中央文史馆自始至终的大力支持下,省文史馆统筹协调,编撰人员艰辛努力,历时四年,终于完成了具有86幅图片、58万字的经典史籍。编委的敬业奉献精神值得尊敬,要认真总结和弘扬这种精神,多出有价值、高水平、受欢迎的研究成果,让安徽文化资源的“宝藏”焕发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一步,要加大宣传,创新理念,切实用好编撰成果,发挥其“存史、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并继续挖掘安徽文化的丰富资源,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引领和教化功能,多为安徽的发展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
中央文史馆文史业务司负责人,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朱文根、省环保厅巡视员王文有、省行管局巡视员丁四金、省委党校副校长赵湘冰、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李友国、省档案局(馆)副局(馆)长刘鲁平、省行政学院副院长汪刘送、省发展研究中心副巡视员吴蕴玲、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刘飞跃等有关省直部门单位负责人,《安徽卷》组委会成员、编委,省辖市参事工作联络员,在肥参事馆员和室馆领导蒋兆晴、朱新中、刘江颍、余家林、周素萍、张杰近百人参加首发座谈会。首发座谈会上还向省档案馆等10家单位图书馆赠送了图书。
会后,安徽日报、安徽广播电视台、新安晚报、江淮时报、合肥晚报等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会前,韩先聪副主席会见了陈鹤良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