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马长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合肥举行
刘以顺
2012年11月25日,纪念马长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会议中心举行。会议由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联合举办。参加会议的有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孟富林、原副主任沈卫国,马长炎同志的亲密战友、老伴卢前玉,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桂建平、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海曈、副会长马文翠、聂皖辉、刘康、庞振月、周本银、王传厚,《云岭》杂志主编田式祖,以及党史、军史研究工作者、新四军后代和马长炎同志的亲属等,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王传厚同志主持。桂建平同志代表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说:“今天,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老红军、新四军老战士、原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老会长马长炎同志诞辰100周年。我们在这里召开纪念座谈会,缅怀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建立的历史功绩,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对于激励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做好各项工作,建设美好安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在简要地介绍了马长炎同志的生平事迹之后,强调指出:今天,我们纪念马长炎同志诞辰100周年,就要学习他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锻造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第一,纪念马长炎同志,就要像他那样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马长炎同志出身贫苦,早年即投身革命,义无反顾,七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渝地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无论战争环境多么险恶,斗争条件多么艰苦,他都矢志不渝,坚定不移。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保持高度一致。党指向哪里,他就奔向哪里。不管党分配他做什么工作,他都全身心地投入和努力工作。他一生相信党,相信人民,坚信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马长炎同志这种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这种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革命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第二,纪念马长炎同志,就要像他那样树立牢固的群众观点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马长炎同志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和我们的一切力量的源泉,全心全意地依靠人民,为人民服务。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他关心群众,爱护士兵,为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怕流血牺牲。新中国建立后,他虽然身居重要岗位,仍然不忘本,不忘根,始终心系群众,关心灾区和老区人民群众的疾苦,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他常说:“我是一头牛,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拉车。”马长炎同志这种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优良作风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第三,纪念马长炎同志,就要像他那样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和廉洁奉公的美德。马长炎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劳动人民艰苦朴素的本色。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身居高位以后,他从来不为名,不为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一贯生活简朴,廉洁奉公,从来不搞特权,不搞特殊化,不以权谋私。他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时时、事事、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马长炎同志这种艰苦朴素的本色和廉洁奉公的美德,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第四,纪念马长炎同志,就要像他那样树立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革命精神。马长炎同志从领导岗位离休后,离而不休,继续为党的事业辛勤工作。他任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时,已是耄耋之年,可他仍然不知疲倦地工作,经常抱病操劳,多次在出差途中病倒。1992年以后,他的病情日益加重,但他仍时刻关心着研究会的工作,只要能行动,就到研究会办公地点主持会议,研究工作,或几个人碰头议事。在行动困难时,就找研究会的其他领导同志在病榻之前交代工作。他说:“越是在世时间不长,越要抓紧把脑子里的材料挖出来留给后人,也算是一个交代,不然怎么去见马克思?”他的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
安徽省林业厅原巡视员汪炳瑜,马长炎同志的老伴卢前玉、长子马元飞,马长炎同志原秘书、安徽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原主任吕振凡,安徽省档案局研究馆员、《马长炎传》作者之一毕长春等同志也在会上作了发言。
通过这次座谈会,与会者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教育。马长炎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一生。马长炎同志虽然离开我们已经十几年了,但他身上所具有的这些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必将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工作,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本文作者刘以顺为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安徽省委党校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