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组织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组织风采

新徽派画展启幕 79幅名家作品亮相合肥

日期:2012-09-10 浏览:

 

    9月8日,“中部崛起环湖共荣——2012新徽派美术名家学术邀请展”在中环艺术馆启幕,79幅新徽派名家作品与合肥观众见面。画展由合肥市委宣传部、安徽省美术协会、安徽省书画院、合肥市文联、中环投资集团联合主办,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龙瑞等大师级人物还现场展开“头脑风暴”,探讨新徽派美术未来发展之路。

  79幅作品亮相画展

  这场皖风徽韵味十足的“饕餮盛宴”上,所展示的79幅作品除水墨酣畅、浑然天成的山水画外,还包括各具特色的笔简意赅、生动形象的人物画以及墨色交融、恣肆重彩的花卉画。

  “这次所展示的多幅作品,不仅在技巧、风格上继承了徽派画展的优秀传统,又融合新徽派的新颖画法,给人以现实且丰富的艺术感受。”安徽省美协主席张松介绍,新徽派的提法是相对于传统徽派艺术概念而言的,流传已久的新安画派、黄山画派对现代绘画的发展影响很深,从这些山水、花鸟、人物以及水墨、写意、工笔的力作中,能明显感受到大合肥建设的新精神、新面貌。

  “举办这次展览的目的,就是通过艺术家们手中的画笔展现中部崛起、经济强省、生态强省、文化强省的和谐美好安徽形象,抒发安徽浓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展现合肥现代大城、生态美城、幸福新城的风貌。”中环投资集团董事长余竹云表示,希望通过政府与企业合作搭建这类平台,为国内画作名家们提供相互交流的空间,丰富新徽派绘画的艺术形式。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最大的感觉是,现在活跃在新徽派画坛上的仍然以老一辈画家居多。”会展上,从北京出差来合肥的美术爱好者孙勇说。

  “在中国绘画史上,徽派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画派。”在他看来,新徽派艺术想要上新台阶,除了政府加大投入力度之外,寻求发展之路的突破口也是当务之急。

  与孙勇有同样想法的,还有现场参与展出的名家。

  “如果仅仅将绘画作品作为经济发展的‘花边’与‘陪衬’,新兴文化恐怕只能裹足不前。”画展上,以《黄山峰云图》、《七十二峰深处》两幅黄山写生图博得众多好评的新徽派艺术家刘有成,提出了个人对文化与经济协作发展的见解。

  在他看来,文化产业也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艺术可以成为政府招商引资甚至是搞活经济的一张名片,书画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可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砝码。艺术在经济发展大潮中担当补充和辅助作用,政府可多与企业合作,通过树立艺术品牌与旅游等产业接轨,为经济建设服务。

  “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应该朝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方向,开足马力向前,像这次地方政府与企业合作的形式就很好。”

  立足地域特色打造新徽派美术

  美术名家探讨新徽派艺术如何突围

  在品鉴画作笔墨情趣功力之余,现场的名家也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

  画展之后,一场追溯新徽派绘画发展史、探讨未来发展之路的座谈会顺势启幕,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龙瑞等大师级人物展开对话,深入剖析了我省艺术绘画现状及发展之路。

  有人提出,在人数增多及作品数量增加的同时,名家画作单一化的趋势也日益显现,加上传统绘画受到外来绘画的冲击,包括新徽派在内的绘画遭遇诸多困境。如何打破瓶颈,让新徽派走得更远,则成了目前须重视的问题。

  “形成一个画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徽派文化历史久远,是安徽省需要重视的优势文化资源。”会上,龙瑞先从画派的成因谈起,详细介绍了地方画派形成的两种途径,一是先形成风格再冠以名号;二是先有提法然后再逐渐完善。

  在他看来,新徽派艺术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徽派文化的长久积淀为新徽派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形成了独有的地域特色。“新徽派文化既有地域特点,也有个人风格,但想要更好地发展,必须要在继承徽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积极创新艺术呈现形式。”

  “有自己的印记、地域特色、民族情怀的艺术作品才能被记住。”谈及未来我省美术文化的发展之路,安徽省美协主席张松同样坚定地说道,新徽派艺术的“新”不仅仅要体现在书画、油画、版画等类型各异的绘画形式上,更应该突出地域特色、强化精品意识,打好徽字牌、做好徽文章,形成“中国气派”下的新徽派特色。

  现场声音

  很多人头疼的一个问题,是新徽派艺术如何去寻找突破口?就我个人来看,在继承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做好创新是关键。

  ——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龙瑞

  新徽派艺术的“新”不仅仅要体现在书画、油画、版画等类型各异的绘画形式上,更应该突出地域特色、强化精品意识,打好徽字牌、做好徽文章,形成“中国气派”下的新徽派特色。

  ——安徽省美协主席张松

  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应该朝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方向,开足马力向前,像这次地方政府与企业合作的形式就很好。

  ——新徽派艺术家刘有成

  对话大师

  新徽派绘画须打好创新牌

  昨天上午,记者与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龙瑞面对面,畅谈新徽派绘画艺术的发展之路。龙瑞提出,新徽派艺术的突破口在于打好“创新”牌。

  “徽州这个地方的文化底蕴深厚,不管是建筑、戏曲、绘画都很有特色,这些可以说是推动新徽派艺术发展独有的资源。”在他看来,作为积聚徽派艺术积淀的文化大省,安徽这几年的美术事业蓬勃发展,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态势,独特的文化及艺术价值取向也为造就更多名家大师提供平台。

  他分析称,徽派文化不仅具有深厚人文精神,而且艺术内涵丰富多样,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新徽派绘画在其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上,也体现出独立且与众不同的特征,特别是徽州文化积淀深厚,是其它地方所不能比拟的优质资源。

  “谈发展之前,就要先理顺新徽派艺术独有的发展脉络,并沿着这个脉络进行统领、梳理、研究,最后加以提升,形成安徽艺术的风范。”

  “很多人头疼的一个问题,是新徽派艺术如何去寻找突破口?就我个人来看,在继承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做好创新是关键。”龙瑞表示,想让艺术之路走得更长久,必须要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具体包括吸收应用外来优秀创作风格、培养新生代画家等。

  “艺术永远都在创新,但前提是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的脉络,文化主体的缺失会导致创新的无根可寻。”

  一些人担忧,外来艺术的融合是否会冲淡本土文化特色。龙瑞补充说,所谓的创新是要在继承传统艺术大脉络的基础上,有机结合当前先进的文化艺术理念进行价值创新。

  江淮晨报记者刘梅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