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组织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组织风采

省消协发布汽车投诉“三大热点” 汽车维修谨防以次充好

日期:2012-02-20 浏览:

江淮晨报讯

    虚假承诺,以次充好,质量缺陷……购买汽车时,您遭遇过这些“坑爹”的事儿吗?近日,省消费者协会发布了汽车领域消费者投诉的热点问题,快来看看您遭遇的问题上榜了没。

    根据省消协公布的数据,从去年4月份到11月份,省消协系统共书面受理汽车投诉案件144起,涉及30多个汽车品牌,90多家汽车4S店,其中包括国际知名品牌、国内知名品牌以及省内品牌。

    问题一: 虚假承诺、以次充好

    河南省消费者赵某驾车途经太和县时车辆发生故障,经人介绍,赵某的汽车被拖到太和县某汽车服务公司进行修理。当时该汽车服务公司承诺所换的配件全部是原厂件,和4S店标准一样。修理后赵某去阜阳市购买其它汽车配件时,无意中发现所更换的配件就是在阜阳购买的,并不是该公司承诺的原厂件。经太和县消协调解,该汽车服务公司退回消费者部分汽车维修款。

    省消协提醒,目前维修市场鱼龙混杂,汽车配件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现象屡屡存在,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法》第十九条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问题二: 车辆质量存在缺陷

    东至县消费者购买的某品牌轻卡载货汽车,自购车第二天该车就故障不断(主要是刹车系统存在问题),后经某汽车服务站多次维修,刹车系统的故障问题仍未排除。经消协提请东至县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行车制动力一轴结果为52.8%,不合格;整车结果为61.2%,不合格;驻车制动力为18.6%,不合格。

    问题三: 检测缺失、无法举证

    爱车出现问题,想给车辆做个检测,花费真不少。省消协表示,现有的汽车检测平台主要服务对象是汽车厂商,消费者个体难以负担。检测机构的缺失已经成了汽车“三包”落地的拦路虎,消费者要么无处检测,要么需要花费动辄万元的检测费。

    记者了解到,针对这些问题,省消协正与全省各级消协联合开展汽车消费满意度调查活动,广泛征集社会各界对促进我省汽车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建议。省消协也将把消费者的意见建议及时整理报告给政府有关部门。

    本报记者 王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