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努力搭建农民快速致富平台
为进一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推进农村体制创新,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我县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支持、部门指导、市场取向、规范管理的思路,积极探索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截至目前,我县已登记备案农村专业经济协会67家,其中县级14家,乡镇级47家,村级6家,团体会员182个,个人会员十万多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明确指导思想,确立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目标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以农户为主体,以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协会提供科技支持、信息服务、市场营销指导为一体的农村互助组织。按照民政部《关于加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和登记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为了培育和发展好我县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县农委、民政局、科技局、科协等相关部门多次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和专题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我县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培育和发展工作,并明确了我县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我县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按照四个原则进行。
一是坚持“自愿、自主、自治”的原则。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实行民主管理,不搞强迫命令,随意捏合,不搞包办代替,办成官办组织。
二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要体现其专业性,按照“进退自由、责权平等、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要求,走“自由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路子,努力办成农民自己的协会。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发展的原则。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要紧紧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从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四是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只要有利于农村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其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
通过积极培育,规范管理,培育发展一批组织结构完备、自律机制健全、功能作用到位的有实力、有活力、有凝聚力、有影响力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二、因地制宜,突出产业特色,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我县地处合肥西南,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自然形成了畜牧、林果、花木、渔业、蔬菜等特色经济。因此,我县重点在312国道沿线建立养鸡基地,在上派镇、紫蓬镇建立苗木花卉基地,在铭传乡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在花岗镇英山、四合等地建立水产家禽养殖基地。我们有针对性地在这些区域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并推动全县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蓬勃发展。
一是依托基地办协会。充分利用大型农产品基地,组织农民共同致富。如肥西县铭传乡大葱协会,在我县相继建成铭传、高刘、高店蔬菜种植基地,现种植面积1200亩,协会会员1008户,集生产加工、批发、营销为一体,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00多元。
二是依托特色产业办协会。苗木花卉是我县农村的支柱产业,县花木协会发展会员386个,种植面积2万余亩,带动农户人均纯收入达7000多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多出3000多元。
三是依托养殖大户办协会。官亭镇富源养猪协会,以江夏为基地,把养猪大户组织起来成立协会。发展会员312个,养猪2200多头,会员人均纯收入达4000多元。同时利用猪粪、养鱼、种花,又产生了连锁经济效益。
三、齐抓共管,发挥职能部门优势,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之成为农民与政府、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真正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办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平台,县直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一是县民政局对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一,确定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登记范围,凡在县、乡(镇)、村三级区域内从事农业、林业、渔业、水利、科技、畜牧业等领域服务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信息、技术、销售等方面的各种农村专业经济协会,都属于登记范围。第二,坚持因地制宜多种形式组建的原则,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既可以是生产合作型,也可以是经营销售型;既可以是种植养殖型,也可以是生产加工型;既可以是中介服务型,也可以是科技辐射型,可采取“企业+农户”、“基地+农户”、“支部+农户”等多种模式。第三,明确了登记条件和登记程序。对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简化手续,特事特办,本着边发展、边规范、边登记的原则,成熟一个、规范一个。具备成立条件的,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核同意后,直接到县民政局申请登记。第四,建立了备案建档制度。对暂不具备社会团体法人登记条件的乡(镇)村级协会,可先备案建档,边开展活动,边培育发展,待条件成熟后再到县民政局办理登记手续。二是县农委充分发挥在农村工作中的牵头作用,积极帮助申报中央、省、市有关项目,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劳力和技术参与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并利用农业部门有影响力的单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资金渠道,来壮大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三是县科技部门利用科技优势,聘请有关专家学者,组织各种类型的农业科技培训班,对农户在科技、营销等领域进行培训,为农民提供产、供、销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四是工商、交通、质监、检疫、卫生等部门对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运销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简化相关审批手续,及时办理有关证件,开辟绿色通道。五是税务部门对从事农业、林业、渔业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开展技术服务的收入,依法减免税收。
四、加强管理,规范协会运作,确保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健康发展
一是业务主管单位与登记管理机关帮助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建立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运行规范和管理制度。我县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普遍建立了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民主议事制度,使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活动有章可循,照章办事。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建立会员管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等制度。二是及时对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运作进行指导,为他们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持,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建设发展和规范管理提供条件。三是督促协会坚持以“五不原则”开展活动,即:不搞强迫命令,不得违背大多数农户的意愿,不得以低于市场价格对农产品压价压级,不得向农户摊派费用,不得随意违反与农户签订的有关协议,以保证不坑农害农。
实践证明,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成立顺应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为构建和谐社会,奔小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肥西县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