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组织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组织风采

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一片爱心

日期:2008-10-15 浏览:

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一片爱心
--淮北市禽业协会抗震救灾先进事迹
                                     
    淮北市禽业协会成立于2003年9月,位于安徽省濉溪县虎山路南段,是由淮北市民政局注册,市农委主管的一家技术经济实体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下设养鸡、养鸭、养鹅、养鸽等分会。协会成立时就制定了《淮北市禽业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监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理事会,每年召开二次会员大会,通过会议发布信息,开展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目前协会拥有综合办公楼一座,面积4000平方米。一楼为技术服务大厅、二楼办公区和化验室,三楼是能容纳300人的电教培训中心和首席专家公寓。现有工作人员36名,其中管理人员5名,后勤服务人员5名,技术人员20名,聘请了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教授王立克为协会首席专家。现有会员1550人,其中团体会员52个。协会内设财务部、技术服务部、经营部、采购供应部、人力资源部、市场信息部和禽病服务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充分体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财务透明,产权清晰。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实行理事长“一支笔”审批制度,规范财务报销票据,日清月结,每季度向理事会通报财务收支状况,定期向监事会及广大会员公开财务收支情况,自觉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落实会员大会制度,大事必须经常务理事会通过后方可实施。会员在申请入会时,采取入会自由,退会自愿的原则,同意入会的由协会发给《淮北市禽业协会会员证》,会员享受协会提供的技术培训、科技咨询、优先收购活禽等一系列服务。还在养殖较密集的濉溪县南坪镇、刘桥镇、杜集区朔里等建立二级分会。设立50个服务网点,开通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协会编辑了内部刊物“淮北禽业”为广大会员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解决农户在养殖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协会现已辐射带动本地及周边地区6000多户农民发展养禽业,协会会员的优质禽年饲养量2000余万只,年出栏1103万只,其中350万只以订单的形式销往上海,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协会成立以来,探索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的成功之路,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协会通过信息服务,拓展销售渠道,引进新技术,提高了禽业对市场的适应性,增加了养禽户的收入,提高了禽业的整体效益,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取得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2005年被濉溪县政府授予示范农技协称号、被市政府授予市级示范农村经济合作组织、2006年被省科协授予安徽省示范农技协、被农业部授予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单位。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这一次震动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世界!
    协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一片爱心,和灾区人民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5月13日,通过电视了解到四川地震的消息。协会理事会对此高度重视,立即召集驻会常务理事商议抗震救灾工作,在第一时间向全体会员发出了“向地震灾区人民献出爱心”的倡议。在协会的统一部署和号召下,全体会员和职工纷纷向地震灾区人民献出爱心,由秘书处统一组织募捐工作。5月14日下午开始,协会分别在协会服务大厅和各分会办公室设立捐款箱,接受本会职工捐款和会员的捐款。16943元——这是全体职工筹集款项的总额。37260元——是全体会员筹集款项的总额。563元——这是在协会实习的学生在地震发生的捐款,他们虽然没有工资收入,也要尽己所能帮助灾区人民早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协会职工踊跃报名参加献血,利用休息时间到相关部门参加志愿服务,有的职工还表示愿意收养地震孤儿……
    安徽省农民创业带头人、协会理事长、淮北市辉煌伟业农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守辉还参加了县民政局、工商联、县妇联组织的“献爱心”大型募捐活动,个人捐款10000元,尽一点绵薄之力,帮助灾区的同胞重建家园。这点微薄之力,对灾区同胞来说,却是生命的希望。
    大灾有大爱,在每一次自然灾害面前,淮北禽业协会人都会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起伸出希望的双手,去帮助灾区同胞们!让我们一起为祖国加油!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亲,名字叫中国!我们是中华儿女,我们是兄弟姐妹。我们是灾区同胞们重生的希望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