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组织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组织风采

爱涌巴蜀 情动淮北

日期:2008-10-13 浏览:

爱涌巴蜀    情动淮北
——淮北市慈善协会抗震救灾先进事迹
 
    淮北市坐落于苏、豫、皖交界处,辖三区一县,面积2700多平方公里,人口210多万人。淮北市慈善协会成立于1997年12月5日,目前拥有常务理事30名,理事 105名,单位会员30名,个人会员113名 。近年来,淮北市慈善事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建设和谐淮北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在今年的抗震救灾工作中,淮北市慈善协会积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宣传发动各界人士捐款捐物,支援灾区人民抗震救灾,迅速在全市掀起了抗震救灾捐赠高潮,市慈善协会共直接接收捐款1695.43万元、物资价值24.32万元,为支援灾区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争取领导重视,迅速开展行动。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后,次日,市慈善协会就召开了紧急会议,按照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的要求,紧紧围绕抗震救灾,结合淮北实际及慈善协会的工作内容,研究、制定近期慈善工作意见,充分发挥慈善协会积极作用。一是及时汇报,加强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领导。地震发生后,为加强对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的领导,做到统一指挥,科学调度,加强协调,确保各项支援抗震救灾工作落到实处,市慈善协会、市民政局向市主要领导及时作了汇报。省长助理(原市委书记)花建慧、市长许崇信等主要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以赴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工作。成立了以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孔晓宏为组长,副市长方宗泽为副组长,民政、卫生、地震、公安以及各县区负责人为成员的淮北市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捐助、救援、宣传三个工作小组,具体协调承办各项救灾工作。二是带头捐赠,迅速掀起抗震救灾捐赠高潮。市民政局、慈善协会领导及时组织局机关及下属单位工作人员率先捐赠13000多元,为开展好支援灾区捐赠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积极联系、协调金融、邮政等部门开通了向汶川地震进行慈善捐款的绿色通道,为全市人民积极有序地开展地震捐赠工作搭好了平台。
     二、深入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为在全市掀起抗震救灾热潮,市慈善协会一是在第一时间通过淮北日报、广播电视报、电视台、广播电台等紧急向社会呼吁开展支援地震灾区的募捐活动,向全市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发出呼吁,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全市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热心群众纷纷到市慈善协会捐款捐物支持四川地震灾区。同时,在新闻媒体上不间断地宣传报道捐赠活动中感人的事迹,引起大家的共鸣。二是动员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制作宣传展板、过街条幅,在市区大型广场、主要路段等进行宣传,以感人至深的画面、亢奋激昂的言语,感染市民,打动群众,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市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几岁儿童纷纷慷慨解囊,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三是利用淮北民政网站、《民政信息》、《救灾信息专报》等载体,及时宣传报道捐赠工作动态及先进典型事迹,使有关部门和领导了解掌握工作进展情况,便于下一步决策;使广大人民群众熟悉了解捐赠有关情况,进而为开展下一步的捐赠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很快形成了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学校,从领导到群众的捐赠热潮。
    三、积极组织捐赠、广纳善款善物。为筹集更多的款物支援灾区,市慈善协会在通过媒体呼吁人们积极自愿捐款捐物的同时,广开捐款渠道,接受善款善物。一是在市慈善协会设立捐赠接收点。市慈善协会工作人员轮流值班,在办公室吃工作餐,实行24小时工作制,认真做好来人来电登记,随时接受救灾捐赠,确保了抗震救灾款物及时接收。二是规范、有序开展捐赠工作。经研究,确定市及县区民政局、各乡镇(办事处)民政办作为本地区慈善捐赠接收点,随时接受群众捐赠。市委召开领导干部会议,我们就把募捐箱设在了会议上,现场接受市委、人大、政府、政协等主要领导及全市县级单位负责同志捐款。此外,市慈善协会在市区主要干道和一些单位的服务大厅还设置了6个流动捐赠接收点和10多个固定接受点。捐赠点设置期间,市慈善协会会长、秘书长,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无论是高温天气,还是阴雨连绵,坚持每天各个点来回巡查,慰问接受捐赠工作人员,了解捐款情况,宣传抗震救灾重要意义。同时,积极联系单位 “量身定做”了12个捐款箱,带领工作人员,跑商场、超市,跑宾馆、银行,跑供水、供电等单位,与企业经理、部门领导商谈设置地震慈善捐款箱的事宜,用诚心、爱心了打动了每一个企业,感动每一位领导,顺利在超市、宾馆、银行等设置了10多个捐赠箱,为市民捐款提供了便利。三是举办慈善捐赠义演、义卖活动。为进一步发动市民捐赠,市慈善协会积极联合个体户及私营企业在广场、街道开展义演、义卖活动,筹集的款物全部捐赠给地震灾区。为了能够募捐到大额慈善资金,市慈善协会还积极深入到厂矿企业,开展大型捐赠活动,号召经济基础雄厚,效益较好的企业进行捐款。人寿保险公司、淮北万仕、淮海商场及一些房地产公司纷纷进行了较大数额的捐款捐物。
    四、强化监督管理,保障安全有效。在地震募捐活动中,为了确保救灾款物的正确有效使用,市慈善协会积极协助纪检、审计等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救灾捐赠款物的检查和监督管理,对捐赠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审计,每天掌握捐赠进度和款物上缴情况,向上级部门、市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等有关部门上报。对于每一笔捐款,及时在《淮北日报》上向社会公布了捐赠企业、单位和个人名单和数额,同时每天在《淮北晨刊》和淮北电视台发布我市捐赠情况,确保了款物专用、安全和各个环节透明。认真查清红十字会、慈善协会以外的其他单位和组织捐赠活动情况及救灾款物接受、登记的手续、账证与款物的核算情况,及时将接收款物转入市慈善协会帐户。对抗震救灾款物接收、管理、拨付等实施专款专票、专人管理,落实款物接收日报制度。同时,市慈善协会将募集的资金和物资通过不同渠道全部及时送往省级相关部门,集中帮助我省对口支援的四川地震受灾地区恢复生产生活。
    总之,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市慈善协会积极发挥自身作用,为帮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做了大量而又细致的工作,受到了主管部门及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但是,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市慈善协会的作用,今后,市慈善协会将不断加强自身组织建设,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手段,在重点抓好救灾赈灾、扶贫济困、安老助孤、社会福利等传统工作,不断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和困难群体的需要,建立新的慈善工作项目。坚持把每一笔慈善资金管好用好,使其真正发挥社会救助的最大效应,及时把党和政府及慈善的爱心送到救助对象手中。
 
(来源:淮北市慈善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