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林学会加强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示范点建设
2005年10月13—14日,安徽省林学会在青阳县召开了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示范点建设与专家科技咨询会议。来自省林学会及有关市县林学会的专家、学者计4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林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省林业厅副厅长程鹏作了总结讲话。
程鹏副理事长在讲话中概括了示范点建设四条主要经验、三个不足及下一阶段要注意解决的六个问题,并要求实现四个转化。主要经验有:一是有强大的科技支撑;二是应用了结合的观点;三是做到了边建设、边示范、边总结、边提高;四是务实的原则。主要不足:一是初级技术和实用技术的低度化状态;二是造林绿化、有点有牌的应付化状态;三是科技显示、辐射示范不明显的初始化状态。
程鹏副理事长在讲话中概括了示范点建设四条主要经验、三个不足及下一阶段要注意解决的六个问题,并要求实现四个转化。主要经验有:一是有强大的科技支撑;二是应用了结合的观点;三是做到了边建设、边示范、边总结、边提高;四是务实的原则。主要不足:一是初级技术和实用技术的低度化状态;二是造林绿化、有点有牌的应付化状态;三是科技显示、辐射示范不明显的初始化状态。
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示范点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在安徽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当前安徽省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和资金投入不足上,各示范点要充分应用森林生态网络的“点、线、面”理论,发挥整体和系统功能,缺什么,补什么,有效地克服“木桶”原理的不足部分。
二、在林业相持阶段中的重要意义。这个阶段表现为五个特性:脆弱性、不确定性、艰巨性、长期性和反复性。因此,各示范点的建设就更具有攻坚、示范的重要意义。要依靠科技,迅速提高各示范点建设的质量。要进一步细化各个点的建设内容,责任到人。重点做到:一是林权问题必须落实,这是核心问题。示范点要有其主,其主要有其权(山权、林权),有权要有责,有责要有利,有利必须有义务(即要做到研究、示范、推广、总结、提高)。二是提高营林的质量和效益。原则上各点不要再进行常规性的造林和绿化。三是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的应用。要特别注意生物技术,现在世界上的第四次浪潮就是生物技术革命,在林业上应用生物技术,如生物肥料、生物激素、生物药剂等,潜力巨大。四是解决技术瓶颈问题。要采取合理实用的建设模式和科技支撑技术。五是解决产业化问题,发挥更大的示范、辐射作用。六是各示范点要对有关模式做好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会议要求,各示范点要互相借鉴,全面推广,率先完成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任务。一是各示范县(市)要全面应用点、线、面的理论来指导各县(市)的生态县(市)建设,特别是要把城市林业建设作为一个主要方面来抓。二是率先完成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的县(市)可以申报验收。主要是应用安徽省林业厅编制的森林生态网络结构指标体系来衡量、考核示范点的建设效果,通过运算,分值达80%以上分为生态环境良好、分值达60%—80%之间分为生态环境一般、分值为60%以下分为生态环境较差。三是要把生态县(市)建设作为当前“十一五”林业规划中的重要内容来抓。四是要实现四个转化。即由一个点的建设向整个流域转化;由单一示范向综合示范转化;由经验的总结向推广、应用转化;由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向生态县(市)建设转化。
会议要求,各示范点要互相借鉴,全面推广,率先完成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任务。一是各示范县(市)要全面应用点、线、面的理论来指导各县(市)的生态县(市)建设,特别是要把城市林业建设作为一个主要方面来抓。二是率先完成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的县(市)可以申报验收。主要是应用安徽省林业厅编制的森林生态网络结构指标体系来衡量、考核示范点的建设效果,通过运算,分值达80%以上分为生态环境良好、分值达60%—80%之间分为生态环境一般、分值为60%以下分为生态环境较差。三是要把生态县(市)建设作为当前“十一五”林业规划中的重要内容来抓。四是要实现四个转化。即由一个点的建设向整个流域转化;由单一示范向综合示范转化;由经验的总结向推广、应用转化;由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向生态县(市)建设转化。
(安徽省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