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至20日,值2019年全国科普日之际,省地质博物馆、安徽向日葵公益助学服务中心走进六安市金寨县、金安区、裕安区、霍山县4地7所乡镇学校,联合开展“流动博物馆进革命老区”活动,与这片红色大地上的近3000名中小学生度过了一段美妙的“科学之旅”。
针对学校规模,省地质博物馆科普团队精心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活动内容,包括:科普图书捐赠、流动博物馆展览、科普讲座、“巢湖龙说”科普课程等。在主题科普讲座《绿色地球》里,同学们可以追溯植物的进化历程。在“巢湖龙说”科普课程里,安徽特色的古生物变得活泼可爱;优势矿产资源趣味十足;复杂的地质灾害和地震被详细解析。流动博物馆展览中,生动有趣的原创三维动画视频吸引了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三叶虫、恐龙蛋、角石、蜻蜓等化石标本惹来惊叹连连,有些孩子指着角石好奇地问“这是独角兽的尖角吗”,还有些孩子疑惑地问“为什么恐龙蛋这么像石头呢”;晶莹剔透的水晶、酷似黄金的黄铁矿,颜色多样的萤石更是让孩子们惊喜不已。经过科普人员耐心解释,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化石里保存着大自然的过往信息,而且大自然还是个能工巧匠,能“制作”出各种美丽绝伦的矿物岩石。
这7所学校中,通往霍山县大化坪镇中心学校的道路依山势而修,弯弯折折的道路时而直通山顶,时而降到山底,路况复杂,可是整齐有序的教学环境、孩子们开心满足的笑容又让这并不顺畅的车程变得意义非凡……六安市金安区淠东乡甄刘小学和裕安区独山镇双庙小学以留守儿童为主,分别只有60余名学生,但同学们对此次活动热情高涨、对标本的兴趣、对课程的积极反应,都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学校;在红色山镇——金寨县斑竹园镇,实验学校的同学们在“巢湖龙说”科普课程后,团团围住老师,问道“老师,你们下次什么时候再来?”授课老师杨洋俏皮地说:“你们希望是什么时候呢?”“希望你们明天再来,天天来……”
本次流动博物馆进革命老区活动,历时5天、行程约840公里,虽然时间短暂,内容却精彩纷呈,传播了丰富的地学文化知识,在革命老区的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文/黄慧 图/田凯平、金迪)
9月17日上午,金寨县斑竹园实验学校小学部的同学们触摸一亿多年前的恐龙蛋化石。
9月17日上午,金寨县斑竹园实验学校小学部的同学们近距离认识漂亮的矿物标本。
9月17日下午,金寨县双河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在科普大篷车旁有序观看科普微视频。
9月20日上午,霍山县大化坪中心小学的同学们惊喜地讨论远古狼鳍鱼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