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组织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组织风采

“尊爱生命,从我做起” ——记社区矫正对象同质性团体学习成长小组

日期:2020-01-02 浏览:

据某百科资料显示,在中国每年有近10万人被车祸夺去生命,而其中60%的车祸都是由于醉酒驾驶引起的醉酒驾车对于社会的危害人所共知。20115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颁布实施并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纳入刑事犯罪。"醉驾入刑"实施以后,酒后驾驶引发事故数同比下降。经过调查发现,在一般交通事故方面,"醉驾入刑"前的五年,即200651日至2011430日,全国年均因酒驾、醉驾导致交通事故6542起,造成2756人死亡、7090人受伤;"醉驾入刑"后的201151日至2017430五年内,全国年均因酒驾、醉驾导致交通事故5962起,造成2378人死亡、5827人受伤,较"醉驾入刑"前的五年分别下降8.9%13.7%17.8%

时至今日,危险驾驶入刑早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新华网报道全国公安交管部门讯息,因年终岁末聚餐娱乐等活动增加,酒驾醉驾风险上升,各地公安交管部门按照公安部交管局部署要求,集中开展酒驾醉驾夜查统一行动。20191224日至25日,全国共查处酒驾醉驾1.3万起,其中醉驾1027起。看来,“开车莫饮酒,勿心存侥幸“,自觉抵制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自觉遵法守纪的文明行为之路任重而道远。鉴于此,安徽省现代心理学研究院作为承接社区矫正社会服务工作的省级社会组织,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于20191227日,在合肥市蜀山区司法局及辖区内十二个司法所相关领导的支持下,组织开展了主题为“尊爱生命,从我做起”的社区矫正对象同质性学习成长小组活动,共计有12名犯有“危险驾驶罪”的矫正对象参加了此次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由安徽省现代心理学研究院教研总监庞良虹老师联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司法工作者徐宏老师共同主持。活动开始,庞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本次小组活动的主题、目标及意义、须遵守的基本团体设置及时间安排,再询问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没问题,我们现在就开始”——大家首先通过一个热身小活动,感受团队的温暖:大家围圈入座,让小组里的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脸,对每个人点头微笑一下,然后握握身边朋友的手。一个微笑、一个握手,瞬间拉近了大家的心理距离,化解了大家的陌生和拘束感,庞老师和徐老师也热情的和每一名矫正对象握了握手,同时鼓励大家以开放、坦诚的心态,积极参与活动,并要求大家专注于团体过程,不分心分神。

接下来,徐老师向大家详细解读了什么是危险驾驶罪?让大家深刻学习了醉酒驾驶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及国家坚决打击危险驾驶犯罪行为的坚定信念。活动期间,小庙司法所矫正对象李XX提问“自己醉酒驾驶的血液中酒精含量刚超过80mg/100ml,也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为什么要处罚的这么严厉?“徐老师严肃解读:醉酒驾驶入刑,就是要由结果犯罪提前到行为本身犯罪,国家的目的不在于打击惩罚,而是在于预防、警示和威慑 ,喝醉酒只要发动机动车,潜在的社会风险就已经存在,而不是等酿成什么样的事故才具有社会危害,所以必须严惩。大家频频点头,表示理解了。有人当即就表示,酒驾教训太深刻了、 再也不敢酒后开车了。

小组现场图片

在个人分享环节,小组成员各自交流了自己因醉酒驾驶触犯法律的深刻教训体会,因入矫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及困惑。

个人分享一:五里墩司法所在矫人员官XX回忆起一年前自己的醉酒驾驶经过,止不住摇头叹息,“后悔啊!自己的事业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却因为醉酒驾驶触犯法律,一年来反反复复奔波处理这件事,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一次的失足,致事业上、生活上失去很多很多、、、追悔莫及,唯有好好强化法律知识的学习、矫正自己的错误思想,才能防患于未然”。

个人分享二:“主要还是侥幸心理作祟”,三里庵司法所在矫人员程XX对自己两年前的醉驾行为想起来更是痛心疾首,“酒驾方面的法律知识自己都懂,也更清楚醉酒驾驶造成社会风险的危害性,自己二十年驾龄一直保持安全驾驶记录,可偏偏就因为一次朋友聚会,喝多了,竟然在十字路口趴在方向盘上睡着了,直到交警过来拍窗子才醒过来、、、、”,听着程XX讲述酒驾经过,有人哈哈笑起来。“听起来你确实很倒霉,但是大家不觉得他太幸运了吗?”庞老师却一脸严肃的问大家并指出最近的一个酒驾案例:有个小伙子新婚第三天兴高采烈开新车走亲访友,因为醉酒驾驶方向失控导致车子一头栽进离家仅有30米的水塘里,当场死亡。事发后,父母哭晕在池塘边。这个小伙子一次醉酒驾驶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程XX,生命只有一次,生命高于一切,你的事件是生命给你机会敬畏它、尊爱它。程XX沉思半响,握紧自己的拳头“是的,我会牢牢记住,人不会老有好运气的,不拿生命做赌注、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个人分享三:99年出生的王XX今年20岁,稚嫩的脸庞、顶着锅盖头,让他分享感受时,他一脸茫然,表示没什么想说的,其他组员仍不住纷纷对他说,“小伙子你还小啊,不知道严重性,我们可是太深有体会了、、、”。后来,庞老师总结大家的发言,这对年轻的王XX会是终身难忘的一次经历,未来的路还很长,以过往为鉴,不断学习成长,借社区矫正的机会好好学习法律知识、提高遵纪守法意识,做遵纪守法好公民。

个人分享四:西园所的已解矫人员赵XX也经过特别安排参加了这次活动,他在分享时满怀感激的说“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醉酒驾驶危害社会、影响自身,悔恨自不必说,但因此而入矫,得到司法矫正管理干部和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师的的教育帮扶,又得到社会机构像庞老师徐老师这样专业人士的帮助指导,我觉得我们又是幸运的,所以,我们一定好好珍惜矫正教育的机会,感谢你们为我们所做得一切,帮助我们学习成长”。

庞老师和徐老师听着大家真诚的分享、发自内心的感慨,露出了欣慰的微笑。不知不觉两个小时时间过去了,活动快结束时,庞老师说“我提最后一个问题,大家回答后我就宣布今天的活动结束。问题是,2020新的一年就快到了,正值两节期间,如果在亲朋好友聚会场合,有人热情地邀请您开车来的家人、朋友喝酒,你会怎么做呢?”“直接把他车钥匙拿过来”、“必须找代驾”、“喝酒坚决不开车“大家纷纷积极发言支招,两位老师伸出大拇指为每个人点赞。挥手告别,本次小组活动顺利结束。

本次针对同类型社区矫正对象的学习成长小组活动是安徽省现代心理学研究院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对社区矫正对象采取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的创新型举措。事实证明:在对社区矫正对象加强心理矫治覆盖面的同时,目标制定开展不同犯罪类型的矫正方案及活动,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消除社区矫正对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内在因素,确保监管安全,有效帮助矫正对象成为守法公民。

本次活动的成功开展,是安徽省现代心理学研究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参与承接社区矫正购买社会服务工作不断强化专业学术力量,提升研究具有新时代、新矫正意义的启思社区矫正服务品牌”的初步探索,活动将一如既往的开展,以期通过经验的总结提炼促进我省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庞良兵)

(备注:文中矫正对象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