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组织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组织风采

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基金会积极开展公益活动

日期:2020-01-10 浏览:

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基金会是我省唯一的也是全国最早的一家服务于古籍整理出版的专门基金会。该基金会2007年由省政厅批准,基金会的宗旨是“整理出版安徽古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宗旨做了大量工作,资助出版了《戴震全书》(修订本)、《龙眠风雅》、《桐旧集》、《黄生全集》、《张英全集》、《张廷玉全集》、《分篇水经注》等重要典籍,其中不少图书都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奖项;资助高校古籍整理优秀研究生70余人,奖金20余万元;同时还奖励了一批优秀志愿者。

2019年,该基金会克服困难,开源节流,又开展了多项公益活动。其中:

(一)奖励我省古籍整理出版优秀工作者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建立六十周年及《安徽古籍丛书》编纂出版三十周年,表彰长期为我省整理出版工作做出杰出贡献的同志,根据《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基金会章程》第二章第七条(三)“设立优秀古籍整理、出版成果和优秀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者奖项”规定,经理事会会议讨论,决定授予赵国华、陶新民、彭君华三位同志“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优秀工作者”奖,并参考捐赠者意见颁发了奖金。今后将根据条件和情况,继续把这项公益业务开展好。

(二)设立“安徽省古籍校对奖”

近年来出版的古籍图书中的错误,其中不少都与对古籍校对工作重视不够、要求不严、专业技能不强有关。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古籍出版行业发展,提高古籍校对质量,奖励古籍校对优秀人才和成果,该基金会制定了《安徽省古籍校对奖办法(暂行)》,并于本年度在黄山书社和省古籍办试行。经两家单位认真评选、推举,复经本会评审、公示,最后决定授予徐佩兰、李媛、周振华、周挺启、束莉五位同志获安徽省古籍校对奖。每人奖金3,000元,合计15,000元。这个奖项的设立,在全国古籍出版行业具有首创意义。

(三)奖励古籍整理相关专业优秀研究生和优秀志愿者

本年度,基金会在困难的情况下,还是根据章程支付高校研究生古籍整理研究助学金12,000元;奖励古籍整理优秀志愿者3人,每人1,000元;补发2018年度优秀志愿者3人奖金,每人1,000元:合计6,000元。这项工作的开展,保证了以往公益活动的连续性。

该基金会成员在古籍整理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优势,还充分利用其优势,从道义上支持他们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本年度,出版了“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方以智全书》(10册)、《桐城方氏七代遗书》、《李诚全集》(上下)等图书;参加了清华大学“方以智与中国哲学” 研讨会;中央文史馆国学论坛及“2019长三角文化论坛”等重要文化学术活动。另外本年度,理事会成员还成功申报了一些全国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并获得立项(如《桐旧集续编》);已承担的项目在顺利完成中。

基金会决心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大四中全会以及即将召开的两会精神,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精心谋划、用心运作,克服困难,发挥他们在我省古籍整理出版方面的独特作用。


附录:三位获奖者的简介

赵国华黄山书社编审,从事古籍出版工作逾40年,曾任黄山书社总编辑,参与新时期我省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制定工作。本人主持编辑的重点古籍图书主要有:《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42册)、《民国法规集成》(100册)、《官箴书集成》(10册)、《宗教历史文献集成》(120册)、《明别集丛刊》(500册)、《中国基本古籍库》(数字化,收书一万种)等。

陶新民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古代文学教学及古籍整理研究近40年,曾任《古籍研究》主编。撰写或参与撰写的主要著作有:《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李白与魏晋风度》、《豪放词》、《唐代文学研究集成》等;整理出版《凌廷堪全集》、《方望溪文集全编》等,参与《詹瑛全集》的编纂。

彭君华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编审,从事古籍整理、研究、出版工作逾30年,参与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制定,主持《安徽古籍丛书》编刊,为《古籍研究》副主编。本人整理的古籍图书主要有:《龙眠风雅全编》、《田间文集》、《桐城方氏七代遗书》、《桐城耆旧传》、《宛雅全编》等,主持编辑的重点古籍图书有:《方以智全书》、《施愚山集》(增订版)、《陈垣全集》等。

                                            (孙凤云 吴静 安徽大学文学院 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