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组织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组织风采

安徽双赢慈善基金会召开二届七次理事会助力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常态化

日期:2020-04-29 浏览:

4月23日上午,安徽双赢慈善基金会第二届第七次理事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4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精神,审议通过安徽双赢慈善基金会第二届第七次理事会工作报告、2019年度财务工作报告和2020年一季度财务工作报告。基金会理事参加会议,监事和财务负责人列席会议。

理事长肖幸福主持会议并作二届七次理事会工作报告,内容包括2019年工作概况、2020年工作要点和慈善公益项目议案、2020年一季度的主要工作。

2019年,基金会党组织、理事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全力投入脱贫攻坚战,积极开展志愿服务,促进基金会健康稳定发展,全年捐赠收入907641元,同比增加58.39%;全年捐赠支出779975元,同比基本持平,当年捐赠支出占捐赠收入的85.93%。期末净资产2986198.19元,在开办资金2200000元的基础上增加786198.19元,同比增长2.29%。

2019年,基金会倾心打造具有双赢特色的慈善公益事业。

一是脱贫攻坚持续发力。铜陵市枞阳县会宫镇毕山村是省级贫困村之一,基金会携手安徽双赢集团东南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参与铜陵市“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援建毕山村扶贫车间8万元。基金会携手安徽双赢集团向对口扶贫村太和县关集镇梁庄村和李兴镇徐老家村捐赠产业支持金15万元。基金会携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MBA1808班学员在枞阳县青山中学的扶贫助学项目,荣获中科大颁发的“2019年度春季实践活动周一等奖”“2019年春季实践互动最具价值活动奖”。

二是慈善拍卖彰显特色。基金会的社区志愿服务点合肥蜀山区至爱阳光儿童康复中心(下称至爱阳光)是自闭症儿童特殊教育机构,为帮助自闭症患者融入社会,自立生活,基金会携手安徽双赢集团拍卖有限公司在2019年3月学雷锋月举办以“关注自闭症”为主题的慈善公益拍卖会,将至爱阳光自闭症学员30幅(组)作品以平均高于起拍价6倍多的价格全部成交,所得善款18500元全部用于慈善公益。许多爱心人士慷慨解囊竞拍自闭症学员的作品,赤阑桥文玩艺术空间为拍卖会无偿提供场所和优质服务。至爱阳光赠送“心系星星孩子 善举情满江淮”“慈善义拍暖人心 助困济贫爱无疆”两面锦旗表达谢意。

三是扶老济困关爱重患。基金会认真贯彻《民政部关于加强医疗救助与慈善事业衔接的指导意见》,量力而行资助高龄多病群体医药费,为重病患者及家庭雪中送炭,使他们感受社会关爱,增强生活信心。

2020年初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基金会在一季度闻“疫”而动,一级响应,勇于担当,扛起责任,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帮助困难群体发挥积极作用。

为社区联防联控、企业复工复产、老弱困难群体捐赠防疫用品。春节期间,疫情发展迅猛,市场口罩、84消毒液、酒精等脱销,基金会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采购,将首批采购到的数千只口罩分别捐赠给社区志愿者、楼宇值守人员和复工复产企业。基金会党组织和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民政厅办公室印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特殊困难老人关爱服务的通知》,向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困难老人捐赠口罩、84消毒液、抑菌洗手液等。

为逆行驰援湖北白衣天使送上关爱表达敬意。基金会携手安徽双赢集团团支部,通过安徽省卫健委,向省直机关58位援鄂医护人员每人赠送一台护眼灯,价值近5000元。

为帮助老年困难群体防病治病、为重病患者减轻医药费负担,计资助7万多元。

为聚集更多爱心力量支援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基金会携手安徽双赢集团在今年3月发起“学习雷锋精神 支持疫情防控”活动,得到近300名双赢集团员工、合作伙伴、基金会工作人员的积极响应,大家以实际行动奉献爱心。

参会人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和4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了形势和任务。2020年,基金会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为重点,以扶困济贫、志愿服务为己任,以强化基金会建设为基础,实施脱贫攻坚、支持湖北复工复产、关注民生等8个方面的慈善公益项目,充分发挥慈善基金会的作用,为构建文明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肖幸福说,安徽双赢慈善基金会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支持下走过了八个春秋,为经济社会发展、为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奉献了爱心善意,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慈善事业是光荣而有价值的事业,希望基金会工作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苦练内功,继续前进,把慈善公益项目落实在实处细处最需要处,践行“救灾、济贫、扶困和环境保护,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并加强宣传,传递正能量,感召凝聚更多力量奉献社会。(/张厚生  图/宁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