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牛羊产业协会是由省内从事牛羊产业的企业、高校、科研或推广机构、社会团体及个人自愿组成的群众性、非营利性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省级民间社团组织。自2014年6月成立以来,在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及省畜禽资源保护中心等部门的指导下,遵循“做好服务,当好桥梁和纽带”的宗旨,竭诚为会员服务、为政府服务。
一、工作开展情况
1、积极承接政府职能,服务政府牛羊产业发展需求。
(1)2014至2016年,受安徽省畜牧兽医局委托,协会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全省各地市调研,起草了《新常态下安徽省牛羊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向主管部门建言献策。
(2)2017年,根据全省各市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的相关文件精神,协会承接了部分市县的“畜禽养殖禁养区规划”编制工作。
(3)2018年,协会通过竞争性投标,承接并完成全省43个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3个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和1个省级家畜基因库的保种效果进行评估考核的工作。
(4)2018年,受临泉县委托,协会与安徽农业大学联合组建专家团队,编写《中原牧场战略提升发展规划》,已成为临泉县牛羊产业发展指导性文件。2019年11月,协会受凤阳县农业农村局委托,编写“皖东牛产业发展规划”,目前规划文本已报送县农业农村局。
(5)协会常年承接市、县区牛羊养殖技能培训、草食畜牧业项目实施、验收评审等工作,指导牛羊产业项目实施,为各级政府发展牛羊产业提供服务。
2、服务会员,反映会员诉求,当好桥梁和纽带
(1)积极为会员单位发声、反映会员诉求。2015-2017年,协会就能繁母牛和肉羊保险、基础母牛扩群增量补贴、地方牛羊品种种质资源保护及保种场、秸秆饲料开发利用等问题,向省市县农业主管部门反映会员诉求。部分建议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采纳。
(2)围绕会员需求,开展牛羊养殖技术培训,先后举办牛羊养殖、牧草种植等技术培训200多场次,培训人员5000多人次;派专家提供现场技术服务和解决疑难问题300多人次,通过微信、网络提供远程技术服务和疾病诊断近1万次。
(3)助力企业发展,为企业会员办理行业相关资质证件。成功为合肥博大牧业等5家企业办理了种畜禽生产资格证,为安徽康桥农业开发公司等3家企业办理了饲料生产许可证,为宿州市草源牧业等7家企业办理了入沪证。
(4)及时传递各类项目申报信息,帮助会员单位争取项目资助。协会先后开展了畜牧养殖项目申报技术专题培训、涉农项目政策解读,协助20余家企业承接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项目、10多家企业承接省级科技项目,协助10多家会员申报部级、省级标准化示范场、省级标准化示范合作社、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等。
3、科技创新,服务创新,为会员单位开展产业专项服务
(1)挖掘地方品种——皖东牛,并通过国家鉴定。由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中心牵头,协会组织专家以及副会长共同起草了《皖东牛遗传资源调查报告》,并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使皖东牛成为国家级地方牛优良品种。2019年9月在协会的协办下,凤阳大明农牧科技发展公司成功获得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授牌。
(2)推广“旌德黄牛”,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称号。2014至2018年,联合旌德县畜牧局共同编写及完善旌德黄牛发展报告,于2019年8月通过农业部第二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是安徽省养殖业第一个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产品。
(3)开展肉用山羊新品种选育。在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支持下,联合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博大牧业等种羊养殖企业,成立肉用山羊新品种培育课题组,在合肥、临泉建立肉用山羊新品种培育基地。目前,培育的肉用山羊新品种——安淮山羊(暂命名)已获批中试。合肥博大牧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19年获得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荣誉。
(4)打造牛羊名牌平台和产品,促进全省牛羊产业发展。根据会员需求,合作成立技术研发机构,开发新技术、推介新产品,培育新品系,合作申报项目、申请专利、申报成果、注册商标、策划品牌等。协会联合会员单位申请商标9个、获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获省级科技成果3项,完成在研项目10余项,获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农业部农牧渔丰收奖二等奖1项。
4、积极参与社会组织扶贫工作
(1)以会员单位为依托,积极开展扶贫工作。动员会员单位采取“公司+农户”、贫困户“寄养”、分贷统还、入股分红、租赁购买、劳务聘用、创业引导等多种模式,三年来,帮扶200余贫困户脱贫。
(2)积极参与“四送一服”“百社进百村”和新疆皮山县扶贫帮扶工作。今年,结对帮扶新疆皮山县古勒巴格村,捐资5万元用于帮扶贫困户买羊,协助解决养殖过程的防疫、营养与饲料等技术问题。在“百社进百村”活动中,对口帮扶砀山县陈寨村,走访牛羊养殖户,现场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
5、不断完善组织机构,提升协会治理水平。
(1)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增设综合办公室、技术服务部和项目服务部等机构,扩大协会专家技术团队。目前协会的专家已达70多人,专业技术涵盖畜牧、兽医、饲料生产、畜产品加工、草牧业、农业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
党建工作方面,在省社管局的指导下成立了功能性党支部,积极开展党组织活动。
(2)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方面,常驻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工作日考勤制度、每周例会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修订完善协会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考勤、考核、奖惩和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协会的管理;修订协会的发展规划,编制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预算。
(3)信息平台建设和吸纳会员方面,有专人负责协会网站建设、日常维护和信息发布,通过手机微信、QQ、短信、电话等方式,为会员提供信息服务。通过优质服务增强协会凝聚力。2014年成立以来,协会新增会员单位180家,新增个人会员586人。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人员和经费不足。随着我省牛羊产业的发展,协会服务对象增多、服务范围扩大,工作量增多。但因协会坚持不收会费,工作人员少、待遇较低,发展受限。
2、我省目前对行业协会的服务支持、购买服务和职能转移等方面的工作没有明确指导,协会承接购买服务受到很大的限制,协会部分工作职能难以发挥。
三、下一步打算
1、在省民政厅及省社管局的组织指导下,规范协会运作,持续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不断调整、丰富、充实服务和扶贫手段,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
2、强化服务能力,拓宽服务范围。把握我省牛羊产业发展的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服务工作。针对安徽牛羊大而不强的现状,协会正在筹划推动省内牛羊规模养殖企业组建肉牛、肉羊联盟,共同创建安徽牛羊品牌,实现安徽牛羊的提质增效。
3、搭建宣传平台,加强优质牛羊肉产品、牛羊企业宣介。安徽广播电视台农业科教频道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科技为导向,以专业化、定制化服务,打造全方位的产业发展和宣传,不断激发我省畜牧业的活力与潜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